賀相可以說是?;庶h最后的堅守,賀相這一俯首,不是皇上的勝利,而是皇上的失敗,可惜……
眾臣看著皇上自以為隱秘,實則根本掩不住的得意的嘴角,默默地低下頭。
不是他們不愿意死諫,也不是他們不想做清史留名的正直臣子,實在是帝王狂妄自大、乾坤獨斷,根本不給他們諫言的機會。
賀相便是例子!
賀相的退讓、賀相的認(rèn)錯,是皇上的勝利,卻是東陵的慘敗。
“朕念在你也是被人蒙蔽的份上,這次就不重罰你,你便在家閉門思過三個月,把手中的事務(wù)交給左大人罷!”賀相放棄堅守,認(rèn)罪全了皇上的面子,皇上卻沒有輕拿輕放,而是趁機奪了賀相的職。
“臣,領(lǐng)旨?!辟R相幾乎半點遲疑地應(yīng)下。
在皇上質(zhì)問的話,說出口的剎那,賀相就明白了自己的結(jié)局。
為了帝王的顏面,皇上可以放過通敵叛國的南安將軍,還有什么是皇上做不出來的。
至于皇上說的,他早就知曉南安將軍所做的一切,只是放長線釣大魚,好引出南安將軍背后的人……這些屁話,賀相是不信的。
太子與南洛水的婚事沒有取消,作為“英明”的帝王,自然不可能指一個有問題的太子妃給太子,除非皇上想換掉太子,但依賀相對皇上的了解,以及從皇上的所作所為來看,皇上根本沒有換掉太子的意思。
既然不打算換掉太子,皇上就不可能讓太子,留有一個娶叛賊之女為太子妃的污點。
謊話說了一次,就會有
退路
南安將軍府也收到了消息,甚至比九皇叔還要早一些。
南安將軍府在宮里有人,且就是皇上身邊的人!
作為一個靠皇帝寵愛提拔出來的家族,南安將軍府幾代人都習(xí)慣了投機取巧,揣度圣意,好投其所好。
要投皇上所好,就得先了解圣上這個人,而沒有什么比皇上身邊貼身照顧的人,更了解皇上的。
南安將軍府幾代積累,在宮里安插了不少耳目。他們也不需要這些耳目做什么,只需要他們定期把宮里的消息,尤其是與皇上有關(guān)的消息傳出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