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寧家不肯嫁女,被小心眼的帝王記恨至今,寧家的男兒連上戰(zhàn)場的機會都沒有。
若只是不能上戰(zhàn)場,他們寧家也認。
他們寧家也不是,非要去爭那功名利祿。
憑寧家?guī)状e累,哪怕沒有建功立業(yè)的機會,他們寧家也能過得下去,族中的子弟也能教養(yǎng)得起來,可是……
上行下效!
北慶的皇帝,不喜歡他們寧家。在北慶境內(nèi),就多的是,想要討好皇帝的人,想盡辦法作賤他們寧家的孩子。
要不是族中孩子被作賤,他們也不會舍下老臉去求人,把孩子送去武監(jiān),想讓孩子能積攢一些同窗人脈,待他們死后,也能保不住寧家。
可不想……
寧家老一輩的人,看著趴在地上,連站都站不起來的寧家長子,寧家曾經(jīng)最優(yōu)秀的繼承人,眼眶泛紅,眼淚止不住地往外溢。
還有老大口中的老七……
那么好的一個孩子,卻死的不明不白,全身都被猛獸啃爛了。
他們寧家去討公道,卻換來一句:你們寧家人急功好利,為討貴人歡喜,主動跳入獸園,要與猛獸搏斗,博得貴人獎賞,卻技不如人,壞了貴人的雅興。
他們家的孩子,活生生的一條命,死的那般慘,討不到一個公道不說,還成了敗壞貴人雅興的小人。
可他們卻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
好不容易,寧戰(zhàn)抓住機會,從千萬普通將士殺了出來,立下赫赫戰(zhàn)功,讓皇帝擋無可擋,不得不給他封將,可卻運氣不好……
不,不是運氣不好。
寧戰(zhàn)敗北被圣上下旨調(diào)回京城,從來就不是寧戰(zhàn)運氣不好。
相反,是寧戰(zhàn)運氣太好,京中有人坐不穩(wěn),急不可奈的把寧戰(zhàn)調(diào)回來,好去摘桃子。
他們寧家……
曾以為可以退一步,曾以為可以蟄伏,等到當今圣上歸天,他們寧家就有起來的機會。
他們寧家的兒郎有本事,從來不懼從頭再來。
可是……
上面的人,根本不給他們,從頭再來的機會。
寧戰(zhàn)那一輩,十五個兒郎,死了三個,廢了五個,還有六個郁郁不得志,斗志盡消,以淪為庸人。
十五個武藝不凡的兒郎,最后就只剩下最小的寧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