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扯到這上頭來了,兩孩子都不是讀書的料,去也是浪費錢,還不如好好種地,誰不都這樣過的。”
王三娘立馬就怒了,“是,誰都是這么過的,可你趙家老三不是,他老二兒子不是,趙老四家的兒子也不是,你老趙家也就你兩個兒子要土里刨食!虧你還是當?shù)?!?/p>
趙來金先是怔愣了片刻,隨即便是不甘中透著沮喪,“這不是,倆孩子都不是讀書的料子,咱們家也不是那富貴人家,何必上趕著浪費銀子?!?/p>
王三娘更氣了,可不得不承認趙來金說的也是事實,為了孩子讀書的事,他們節(jié)衣縮食,算起來,去年一年到頭都沒吃幾次肉,還都是老四家送過來孝敬爹娘的。
倘若是大胖二胖有一個能讀進去也就罷了,可偏偏兩個就是不開竅。
最后,王三娘也不得不認命了。
只是老四家也就罷了,人寶兒是縣太爺公認的聰明,可一想到王小紅家的柱子還讀著書,王小紅還見天的自夸,王三娘心里就不舒服了。
而這邊,趙豐年總算是能松了口氣,只因人們來了一段時間過后,終于是消停下來了,一來是堆肥的好處還沒落到其他人家的身上,只聽了一耳朵自然比不上親眼所見,二來縣城組織了各村的人學習堆肥呢,大家都忙著。
趙豐年對此感到十分滿意,再不用擔心走在路上被忽然冒出來的人摸一把腦袋了。
這日,照常是趙來賀送趙豐年去顧家私塾,剛出了村口,碰上了同樣送人的趙來富。
自打家里買了驢子,趙豐年幾乎就沒搭過趙大伯家的牛車了,過完年后,因著趙有志要備考童生,下學時辰不一樣,更是很久沒有一起上學下學了。
今天倒是碰巧了。
見到趙豐年父子,趙來富興致不高地打過招呼,沒再開口,跟之前見到趙豐年的樣子幾乎判若兩人。
趙有志府試沒過,趙豐年也能理解,只當趙來富苦悶于兒子沒考上童生心情不好。
殊不知,趙來富雖則失望,卻對這次趙有志考童生沒抱太大期望,畢竟有顧秀才的話放在哪里,大不了就是明年再試,他家總歸是不缺這點銀子的。
他苦悶在于,都是做兒子的,還是一家子,趙豐年比自己兒子還小,卻小小年紀,已經(jīng)接二連三表現(xiàn)出聰明過人來,還被縣太爺當眾夸贊,有了“神童”之稱,而他家這個卻是看不到一點苗子來,怎么能讓他不產(chǎn)生落差來。
倘若趙豐年知道趙來富怎么想的,怕是要覺得他是鉆牛角尖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未必一定要跟旁人比較的。
回去的時候,趙豐年這樣跟他爹說道。
趙來賀思索了片刻,“話不能這么講,你富大伯自小要強,比我們這一眾兄弟都要有出息,
周大力提著酒水來趙家的時候,跟趙家人透露了一點消息。
“大力兄弟如今也是坐到高位了,這樣的消息都知道。”趙來賀笑著敬了一杯,周大力忙低了低。
“托趙大哥的福!”
“話說,聽說豐年侄兒這回要下場考了?”
一說到這個,趙來賀就笑了,“孩子想試試,咱們做父母的,總不好攔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