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上河村跟下河村重歸于好還打算一起養(yǎng)魚的事就傳遍了。
大家一打聽,發(fā)現(xiàn)這些日子兩村村長經(jīng)常來回趙家村,頓時就明白了,好嘛,趙秀才又當了一回點金手,這回一下子就幫了兩個村子,還叫兩村回歸同一個祖宗了,實在是功德無量。
這下子更多的人想找趙豐年出主意了。
只不過這些人也注定撲個空了,因為趙豐年準備上府城讀書去了。
趙豐年去府城讀書,趙來賀跟巧娘肯定是要一起去的,就是趙豐年想要一個人去,趙來賀巧娘也是不放心的,因此,趙豐年前段日子就讓柳小尺替他在府學附近置辦了一座宅子,只等收拾收拾就能住了。
趙豐年原本交代柳小尺找人幫他們提前打掃好,卻被巧娘攔下來了。
“不就是幾間房子嘛,不是什么重活,我跟你爹去了打掃就成了,別花那冤枉錢!”
巧娘習慣了節(jié)儉,趙豐年沒有再堅持,只想著等到了地方看看,倘若要修補的,還是要請了人來。
走之前,趙豐年給制油廠跟紡織廠都做好了安排,制油
廠的廠長如今是趙來貴,十分感激趙豐年,當初得知要讓他做廠長,趙來貴一個大男人,險些感動得哭了,當場就指天發(fā)誓一定會替趙豐年好好經(jīng)營制油廠。
趙豐年給兩邊都留下了府城的地址,讓他們有什么事只管去府城找他。
家里的地則是交給了趙老頭趙來金,農(nóng)忙的時候趙來賀巧娘再請人幫忙,地里的收成給趙來金家一成,王三娘聽了臉都笑開花了。
然后,趙家一家還有大胖就前往府城了。
大胖是他娘硬塞過來的,王三娘自然是為給兒子某個前程,生怕趙豐年去了府城,時間久了就把大胖忘了,誰不知道,跟著趙豐年才是前程無量,村里其他人只說王三紅心眼子多,但是趙大胖確實能干,趙豐年便也沒說什么。
顧子升原本想跟他們一起走,奈何府城同知的位置空了快一年有余,張通判也已經(jīng)趕赴京城了,劉知府又是個不管事的性格,正有一堆的公務(wù)堆著,便來信催顧子升趕緊上任。
剛巧臨縣新來的縣令也到了,交代完該交代的,顧子升跟趙豐年約好府城見,就先走一步了。
“家里的地倒不用著急,有爹娘還有大哥看著,就是去了府城,進不了山林了,我這心里總憋得慌?!眲偵宪嚕w來賀摸著來福的狗頭,有些不是滋味。
這回去府城,把家里三只狗都帶上了,按巧娘的話說,就是府城還比不上村子里安全,看家護院的狗可少不了。
“你要是想了,只管套了車回村,跟誰攔你似的,再說,大尺小尺他們一個月來回好幾趟,都不用你自己趕車了?!?/p>
趙來賀一想,頓時就樂了,“也是,還能看看地里的莊稼?!?/p>
得知趙豐年要去府城讀書,眾人都十分不舍,送行的人都走到了村口,只見又多了其他幾個村子的人。
最后是趙大力站出來勸大家回去。
“鄉(xiāng)親們,豐年只是去府城讀書,逢年過節(jié)還會回來的,咱們就別耽誤孩子了!”
巧娘看得眼淚汪汪,“瞧瞧,這就是咱兒子的本事!”
剛出了村口沒多久,路上便碰到了一個車軸陷在石頭縫里的馬車,趙來賀趙大胖忙上前去幫忙,趙豐年卻留意到一旁站著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