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邊,今天的見面很愉快。
教育出版社的編輯是陳妮出面幫忙約的,在來之前了解過齊老師的履歷,又詳細看過她的教材,這才來南江跟她談出版的事,確認了第一版的出版的細則,年后大概就要刊印第一版。
雖然說當初是想拿樓小喬做個實驗,如果她的成績進步的快,也可以拿她當個招牌,但編輯認為這個資料就算只掛上齊老師的名頭,也能在省范圍內(nèi)小火一把。
如果要出版,樓小喬想做第一批的分銷商,由她拿到全部的出版材料,分銷到省內(nèi)的書店。
這些細節(jié),就是樓小喬跟出版社去談了。
編輯看了一眼教材便說:“出版號我們能拿到,事情落實下來,年后就能刊印,今年全省的高考人數(shù)有二十幾萬,兩萬冊的分銷我看一點問題都沒有?!?/p>
齊老師沒什么信心:“兩萬冊,那就意味著十個學生里面有一個要買,我想南江新都這些離的近一些的地方還好,偏遠一些的地方,有這個分銷能力嗎?”
這些其實是樓小喬要考慮到的問題,一旦印刷了砸在了手里,這些東西就會成為拖累跟負擔。
出版社也不想但風險,愿意這么快出版,也是因為樓小喬承諾了兩萬冊的分銷數(shù)量。
這個數(shù)據(jù)只能算的上一般般,年銷量超過五萬冊才能被稱之為一般暢銷書籍。
樓小喬卻是很有信心:“但大部分的學生也都是集中在省城周邊,咱們南江一中的名氣,在這周圍也是吃的開的,而且您不要忘了,除了高三生,高一高二的未必不需要?”
齊老師一想,也對。
雖然她這套資料用在高三年級的復習上,但也是分內(nèi)容總結復習,高一高二同樣也適用。
這樣一想,便點了點頭。
兩人本來要請編輯吃個飯的,但奈何編輯住的比較遠,她要趕最晚一班的班車回去,齊老師也約樓小喬一起吃個飯,但樓小喬想想她跟王健的關系很一般,便推辭了。
“我也要回去,晚上的夜路不好走。”樓小喬隨便找了個理由。
最近的天氣并不是很好,這段時間又是日頭最短的,就算是出太陽的日子,六點鐘天也灰昂昂了,偏今天看著又是要降溫下雪的樣子,外頭的店鋪都開了燈了,齊老師也準備回,沖樓小喬點了點頭。
“復習上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打電話給我,我下學期可能要帶三個班了,估計回到家都是十點半以后,所以你有事打電話找我,就十點半以后,或者周日下午?!?/p>
聽說樓小喬的數(shù)學成績提高了很多,齊老師也很高興,只可惜這次沒能一對一的輔導她,不過資料都給到樓小喬,她自己上心一些學,再加上打電話問齊老師,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跟樓小喬分開以后,齊老師轉身往家里走去。
晚上答應了女兒吃火鍋的,她想起女兒要她去買個羊肉卷。
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去縣城最大的超市看看,那邊的選擇也多些,現(xiàn)在的羊肉卷都不是什么品牌包裝好的,超市有現(xiàn)成的那種,一整條凍好了的,用刨子刨出來,有些地方處理的不好,比較厚,有些地方則是肥肉太多了不均勻,王郁琦吃東西比較挑,她爸爸買的她都不喜歡。
齊老師走到了半路,發(fā)現(xiàn)天上開始飄雪,雪花越飛越大。
走大路到超市大概還要十分鐘,齊老師出門沒帶傘,于是她想了一想,決定超近道過去。
南江比新都要大一些,但這邊也是老城區(qū),有很多彎彎繞繞的小巷子,這些路一般人走進去了可能都出不來,但對于齊老師這種本地生活了很久的人來說,對縣城的每一條巷子她都如數(shù)家珍。
走小路,至少能省一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