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身影從他們眼前閃過,悄然失去蹤跡。
*
成安十一年,晟國滅越。此次戰(zhàn)役結(jié)束了已經(jīng)持續(xù)近一百年的分裂局勢,完成大一統(tǒng)。
越帝宣霖的尸體留在大殿之內(nèi)。因殿內(nèi)大火燒得猛烈,等士兵撲滅大火進入里面,宣霖的尸體早已被燒焦,成了一具分不清面容的黑尸。
晟國國主并未在意越帝的死訊,他下令徹查整個越國王宮,尋找有關(guān)妖后溫瑜的蹤跡。
溫瑜曾帶兵突破越國要隘,一路上晟國國主緊隨其后,見到了諸多不為人知的事跡,也想將溫瑜收入麾下。
然而溫瑜性冷寡言,國主多番試探,最終還是未尋得機會與他多接觸。
越帝死后,妖后溫瑜的一支鳳釵落在地面。后國主派人不停搜索,最終在密道內(nèi)又找到了一具死尸。那具尸體上也有灼傷的痕跡,半邊臉頰遍布傷痕,隱約能看出溫瑜的五官輪廓。
國主見狀大為悲痛,他徹查了宣霖與溫瑜之間的事情,著重抓捕宮女太監(jiān)詢問當年事情原委。
那些尚未來得及逃離坤寧宮的宮人全都跪伏在地,酷刑當前,他們顫顫巍巍地將這些年埋在深宮內(nèi)的所有事情都說了出來。
國主聽聞后沉默不語。
后沉思幾日,為溫瑜寫了陳冤書。
自此,溫攬玉之名被雕刻于蠡園的功德碑上,與晟國其余諸賢并列。
而他,亦是這一百年來最為年輕的大學(xué)士。
我們的小屋(上)
沈聿發(fā)覺溫瑜不對勁是在某一個平常的夜晚。
他那時便已經(jīng)在懷疑溫瑜的精神狀態(tài),不時拿出紅書翻翻來看他的心中所想。
書里面螃蟹爬得不少,但溫瑜卻是完全沒有異樣,說話時語氣未變,甚至比之前在坤寧宮里要乖了不少。
事出反常必有妖。
沈聿一邊翻弄紙張一邊用余光瞥向溫瑜。溫瑜這么多年來喜歡在夜間看醫(yī)書的習慣還未曾改變,他端坐在書桌之前,偶爾在白紙上寫兩個字記錄內(nèi)容。
沈聿借著燭光看了眼溫瑜紙張上的內(nèi)容。
長須草。
沈聿低頭看向紅書。
【先打?還是先迷暈?】
沈聿:“……”
他又抬頭去看溫瑜白紙上寫的東西,他身形高挑,靠近時在溫瑜白紙上落下了一層陰影。溫瑜抬眸看了沈聿一眼,毫不在意。
蘸了墨的毛筆在白紙上勾勒出字形輪廓,沈聿看著白紙中央,見溫瑜面不改色地繼續(xù)往下寫。
“長生果,有重毒,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