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兇兇阿姨~
幼崽們也記得那只大熊貓的氣味,激動地順著氣息往前爬。
寒冬臘月,竹筍都被大雪覆蓋,生存經(jīng)驗匱乏的幼崽很難找到大片冬筍。
跟著熊貓的腳印,肯定有收獲!
幾只小熊貓高高興興踩著大熊貓的腳印,來到一片稀稀拉拉的竹林。
雪地上只有幾根竹子,還被啃得七七八八。
竹林中央,坐著一只龐大圓潤的熊,面無表情徒爪掰斷一根竹子。
掰斷竹子對大熊貓來說很輕松,甚至看似小巧的小熊貓,也有折斷竹子的能力。
生活在圈養(yǎng)環(huán)境的大熊貓,只能跟奶爸奶媽學(xué)經(jīng)驗。
有些熊看小人咪掰竹子,累得呲牙咧嘴表情猙獰,誤認為這是掰竹子的必修課。
后來人類參觀熊貓,發(fā)現(xiàn)它每次故意呲著牙掰竹子。
有時候忘記了,還會補上這個流程,演技吊打多少流量演員。
兇兇‘咔嚓’掰斷竹子,送到嘴里嚼嚼嚼。
聽到動靜,它模模糊糊看見幾坨橘黃的毛茸茸靠近,從氣味認出是隔壁小熊貓,便坐在那兒動也沒動。
小熊貓靠近兇兇,大著膽子撿她吃剩的竹子渣。
熊貓能夠輕易咬碎的竹竿,對小熊貓而言還是太硬了,尤其幼崽牙齒沒發(fā)育完全,竹子渣也吃得特別費勁。
小熊貓媽媽見崽崽咬不動,便爬到為數(shù)不多的竹子上,試圖把頂端比較嫩的枝葉摘下來。
兇兇舉著半截竹子,茫然地望著熊貓一家,小小的眼睛浮現(xiàn)大大的疑惑。
喻以筠試圖分析兇兇的心路,它肯定在吐槽這些奇怪的小熊貓。
放著筍筍不吃,為什么搶自己的磨牙棒呢?
喜歡吃筍的朋友都知道,冬季竹筍和其他季節(jié)不同,主要藏在土壤下方,不會冒出尖尖。
這片區(qū)域非常適合竹子生長,土壤下方有密密麻麻的冬筍,就等著春天破土而出呢。
假如熊貓不多吃一些,到了春天,這片土壤很難見到太陽。
兇兇每天從早到晚啃脆嫩的筍,啃得牙都軟了,才把自己特意留到冬天的老竹子掰下來磨磨牙。
老竹子比嫩竹更加堅硬,人類都拿去做凳子或者釣魚竿。
憑熊貓幼崽的咬合力,肯定咬不動。
兇兇似乎被他們蠢哭了,又似乎害怕這幾坨熊孩子,禍禍自己特意留下的磨牙棒。
它暫時放下竹子,撥開雪層,兩下挖出三根冬筍。
冬筍所需的成長溫度大約5-20度,進入深冬的筍,已經(jīng)發(fā)育完畢處于休眠階段,正是最鮮美的時刻。
兩只幼崽撿起兇兇刨出來的筍,感覺幸福來得太突然,抱著巨大的筍筍滿地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