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包括三人齊齊朝樓梯處望去,見一個約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著一身蒼綠色如意團云時鮮長袍,唇邊蓄了一圈淡淡的胡須,鼻準略尖,眼仁淡黃,身材高大,挺腰提袍自樓階上款款而至。
步調(diào)悠態(tài),于眾目之下神態(tài)傲然。
面相上倒看不出與姚嘉念有親緣之感。
當朝太平盛世,自是文人更受追捧,尤其是這種有幾分倜儻之姿的男子,身世高貴,年少成名。
終見了呂卓迎的真容,幾人目光似刀送他離開青云樓,也不枉花了這些銀子,等了這么久。
唐薏拳頭已然捏起來了,一想到憑白受此人的污蔑,氣得心抖,血液更勝燒開的壺水,咕嚕嚕冒泡不停。
這也就是在京城,若是還是從前在鄉(xiāng)下,高低得半夜堵他一回,套上麻袋一通拳腳方解心頭之恨。
“人既見了,咱們也回吧。”吳相宜小聲提醒道。
這種地方枉顧奢靡,與三人氣質(zhì)格格不入,待著也難受。
唐薏和劉豐年自椅上起身,劉豐年將幾許碎銀擺于桌上。
此刻唐薏被人氣得有些昏頭,沒走出幾步突然想到什么,回望桌上,那迎客女君才要收那兩張碟子,她猛調(diào)轉(zhuǎn)步子折回去,探手自迎客女君已然捧起的盤中奪下兩個沒動過的牡丹卷。
這樣小氣之舉,使得那迎客女君都跟著一愣,青云樓里可從來沒出過這樣的客人。
錯愕之余還不忘暗朝唐薏翻了個白眼。
兩個牡丹卷在手,其中一個塞給吳相宜,另外一個對半掰開塞到劉豐年手上,“丟了浪費,拿錢買的?!?/p>
重回市井,三人尋了一處茶檔坐下,六文錢要了三碗茶,倒不比那青云樓中的差上多少。
之前那口惡氣就著半塊牡丹卷好歹咽下,猛灌了一大口茶,唐薏心里有了主意,“不行,我不能讓這人這么痛快了。他既編排我,我也得編排他,造謠誰不會啊?!?/p>
夏荷初露尖角,偶有細管蜻蜓時而落于其上又飛走。暑熱漸漲,城中百花荼靡,晨起葉片上的露水見曦光便消,城河上一座座石橋已有行人往來。
一輛繁麗的馬車由呂府行來,行至鬧市處,一群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孩童圍著馬車拍手歡跳,稚聲齊齊高唱:“呂卓迎,臭狗屁,專偷老嫗家中雞?!?/p>
“自封京中書法家,三筆兩劃寫不齊。”
“小肚雞腸妒同行,沽名釣譽你最強!”
童聲稚嫩卻高揚,引得路人紛紛側(cè)目,遠遠朝馬車張望,盼著瞧瞧里面人的真容。
這群孩子蹦的歡,圍著馬車來來往往不停,馬車于鬧市本就難行,更是硬生生被這群孩子阻住前路。
車夫假意揮著手里的馬鞭嚇唬人,這群孩子卻也不怕,笑得更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