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塞三州,林州。
荒野之上。
晨光微曦。
寒風呼嘯。
“踏啦!踏啦!踏啦!”
整齊劃一的馬蹄聲中,一支騎兵部隊,正快速地朝著前方疾馳而去。
這支騎兵部隊的,領頭之人正是秦政。
在解決了殺入京州的那十五萬蠻清大軍后,秦政沒有一絲一毫的停留。
將所有善后的工作,全部都交給了廉頗,王翦,張良以及賈詡等人處理。
而他自己,則是直接帶著一百白袍軍與白馬義從中的精銳,匆匆進入了東塞三州,直奔玉門關而去。
至于秦政這么做的目的,顯而易見——
他這是想要趕在位于東塞三州的那五萬多蠻清軍得知自家可汗戰(zhàn)敗的消息并從玉門關逃走之前,拿下玉門關,再度上演一場關門打狗。
雖然一旦京州的戰(zhàn)報傳開后,位于東塞三州內(nèi)的那五萬多蠻清軍,肯定會不攻自退,絕對會毫不猶豫地從乾國的土地上退出去。
甚至!
還會主動舍棄掉玉門關。
秦政完全不需要出兵,不需要花費一兵一卒,就可以將東塞三州這片失地收復。
但這么做,不就是相當于白白放跑了那五萬多蠻清兵卒嗎?
要知道。
這五萬多被留在東塞三州的蠻清兵卒,一個個的手上,可都沾染了無數(shù)乾國百姓的鮮血。
他們每一個是好東西!
所以!
這些蠻清人,秦政一個都不打算放過!
他要將這些入侵者徹底埋葬在乾國的土地上。
如果可以的話。
秦政不打算直接在戰(zhàn)場之上將他們殺死,而是跟勸降京州的那些蠻清兵卒一樣,將他們先勸降。
然后!
就像當初他們對玉門關守軍做的那樣。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將他們,連同已經(jīng)投降的八九萬蠻清兵馬一起,統(tǒng)統(tǒng)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