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日暖,來煎人壽,世上的人,大抵都逃不過一個生離死別。
今年除夕夜守完歲后,嬤嬤墨蘭或已預(yù)感到自己大限將至,叫著墨白搬上一把竹椅來到院子里的桂花樹下,說自己聞見桂花香了,想要在樹下躺一會兒。
墨白便又搬來一把竹椅,握著嬤嬤的手,陪她一塊兒躺在桂花樹下。嬤嬤閉上眼沒過多久,便溘然長逝了。
嬤嬤墨蘭在卓府當(dāng)了一輩子的嬤嬤,終身未嫁,膝下無兒無女,世上亦無一個親人,臨了臨了,能有墨白這么一個知冷知熱的孩子相伴在自己左右,沒有什么好遺憾的了。
只是對于墨白來說,從此杏林巷右側(cè)的杏林里多出了一座小土包,世上卻再也沒有了那個疼愛自己的嬤嬤……
墨白放下背上的竹箱,從里面取出鑰匙,打開銅鎖,帶著三個小家伙,穿過院子,走進(jìn)屋子。
屋內(nèi)空間不大,陳設(shè)也十分簡單,一張桌子,兩把竹椅,幾張長凳。
房間雖然簡陋,卻收拾得干干凈凈,纖塵不染。
桌上除了用來燒水喝的壺子和水杯外,還擺放著一些制作燈籠所需要的材料:一碗熬好的漿糊,一堆粗細(xì)均勻的竹片,一摞五顏六色的彩紙。
明日便是正月十五上元佳節(jié),按照臨邛古城的習(xí)俗,城里的家家戶戶,都會用竹篾和彩紙扎成燈籠,制作花燈,早早用過晚飯之后,便相約著一起送花燈、鬧花燈、賞花燈和猜燈謎。
往年這個時候,都是墨白和嬤嬤一塊兒扎燈籠、做花燈,今年嬤嬤不在了,日子卻還要過下去。
水壺里的水已經(jīng)涼了,墨白生好火,將水煮沸后,給自己和小姑娘各倒了一杯。
墨白生火時,黃毛土狗一直尾隨在他的身后,跟進(jìn)跟出。小姑娘則坐在竹椅上,逗弄那只貍花貓。
于小姑娘而言,竹椅還是太高了,她的腳根本放不到地上,便只好懸在空中,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不停晃蕩。
貍花貓許是被小姑娘擾得煩了,舉起一雙白色的小爪,不停地拍打小姑娘的手。然而此舉并沒有什么用,只能是白白惹出小姑娘一連串銀鈴般的笑聲。
墨白只陪小姑娘過過兩次生日,貍花貓和黃毛土狗,自然都是墨白送給小姑娘的生日禮物,貍花貓叫小貍,黃毛土狗叫大黃,都是小姑娘給它們?nèi)〉拿帧?/p>
隨著墨白搬來一把竹椅坐下,小姑娘終于停止了對小貍的“折磨”,只見她拉起墨白的手,撒嬌道:“小白哥哥,你都好久沒有給我講故事了,給我講嘛……給我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