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出手闊綽的趙家而言,劉家這次給紅巾軍帶來的貢獻并不算多。
那日劉昌海只向楚驍許諾了五千兩白銀的軍費。
如今雖然被翻了個番,但總數(shù)也不過僅有萬兩而已。
但最讓楚驍感覺奇怪的是那位不修口德的劉大少爺,今日面對自己坐地起價的行徑,竟然并未站出來打抱不平,反而就這么隨眾人一并離開了。
雖然他二人算上這次只見過兩面,但是楚驍卻系此人的性格絕非如此軟弱。
那天自己帶兵包圍了聚賢樓。
所有人全都對自己敬畏三分,可唯獨這位劉大少爺卻還敢當眾調(diào)侃自己,顯然是并不將紅巾軍武力放在心上。
這樣的人要么是傻子,要么就是英雄。
可是無論他怎么觀察,這位劉少爺都不像是個傻子。
否則劉家的千斤重擔又怎么可能會交付到他的身上?
那日他可是以李柏的名義邀請這些商賈去聚賢樓聚餐。
名義上是為了與他們促進感情,同時慶祝李柏官復原職。
可實際上卻是想要借此機會將各大家族當中掌握有實權(quán)的富商全部聚集在一起,借此展開他的計劃。
比如趙家派去的便是嫡長子趙鐸。
雖然此人行徑不堪,人品極差,可畢竟是名正言順的未來趙家的掌權(quán)人。
至于其他各家商戶,到場的也全都是掌握著經(jīng)濟大權(quán)的重要人物。
唯獨這個劉家派出去的是一個不修口德的小輩。
是一個看不出眉眼高低,竟然敢主動出言挑釁自己的劉昌海。
雖說他后來也打聽過,這位劉大少爺?shù)拇_是劉家的嫡長子。
但這并不代表劉家的未來就一定要交付給此人。
畢竟偌大的家業(yè)要交給一個傻子,怕是其他人也不會同意。
如此便說明這位劉大少爺肯定是有自己的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