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沈荔手里原本就沒幾個的人手,
更是都緊著沈記用了。
大堂有趙大趙二兩個熟手坐鎮(zhèn),雖然偶爾會和凌云閣互相調(diào)換派遣,倒也不成大問題。
后廚有凌云閣的人頂著,寧寧盯好規(guī)矩,和周家兩兄弟里外呼應,也不至于被人哄了。
就算她不在,
飯菜的口味略有變化也不是大問題。畢竟早在收下凌云閣之后,
兩邊的廚子就在不斷流通。
烹飪這件事,
尤其中餐,
就算拿著一模一樣的食譜、每一種調(diào)味料都精心用量杯比著來,每個人做出來的口味依然是不同的。
要不怎么叫廚藝?廚藝,這是門藝術(shù)。
既然是藝術(shù),又怎么能是復制得了的?
因此凌云閣和沈記都愛吃的客人,也早就習慣了略有差異的風味,
漸漸開始從其中感到樂趣。
甚至開始每天換著花樣猜今天是哪個大廚負責,
由此搞起了小型的內(nèi)部比賽。
吃不出來的,
簡直沒資格自稱京城老饕了呢——誰讓他們沒有那根一嘗就靈的金舌頭呢?
大堂和后廚都好說,又有馬三娘一把抓,
大事是不會有的。只是唯獨她走后,恐怕會缺少一個還算過得去的威懾
人常說主心骨,沈荔實則就是沈記的主心骨。她不在,雖不至于說一擊就潰,但也多少有些隱患。
外,有奎香樓背后之人虎視眈眈,還有更多潛藏暗處的對手。
平日不言不語,但沈記若出了什么差錯,必然是要狠狠咬一口的。
內(nèi),趙大趙二畢竟是兄弟,和芳姨也是沈府的老相識。
有沈荔在,兩人同心協(xié)力是好事;她不在,這兩人心太齊,就未必是好事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托給北安侯夫人魏桃似乎是再好不過的。
只是口脂工坊和魏桃的合作已經(jīng)很深,沈荔擔心若是沈記也和她捆綁起來,萬一出現(xiàn)魏家指揮她經(jīng)營的情況
即便只是未雨綢繆,也不能輕率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