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裴一看,她這位掌柜的帶頭,芳姨和趙家兄弟三個大人也都看好戲似的在柜子后面嗑瓜子,聽小孩吵架。
他心頭微微一動,在一邊找了張椅子坐下,跟照墨一起聽起來。
沈荔好心好意分過去一捧瓜子:“來,先吃這個。”
喬裴接過來,又示意照墨遞過去一盒細膩香軟的綠豆糕:“這是來的路上在奎香樓買的。沈掌柜看看可還合胃口?”
京城三大酒樓,奎香樓、凌云閣、滿庭芳。其中又數(shù)奎香樓糕點做得最好,喬裴也算投人所好。
不過,他家里難道沒有廚子?
以沈荔對大慶朝的了解,但凡高級官員,家里養(yǎng)的廚子不少。
大菜也許說不上拿手,但點心是很會做的,因為這也是同僚交往必不可少的禮節(jié)。
不過兩人也不熟,她并不問,只是禮貌點頭:“多謝喬大人?!?/p>
客氣地交換完禮物,又回頭聽小孩子吵架。
“若要說,我倒覺得有了上好的羊肉——上次掌柜說的,口外羊?”寧寧說得頭頭是道,“要是有了那樣好的羊,底下的湯鍋,就不要再加多余的菜了。”
蓮桂嘴巴一扁:“可是菌菇很香?。 ?/p>
寧寧恨鐵不成鋼:“菌菇是香,但下到菌菇鍋子里去的羊肉,不都是菌菇味了?哪還有多少羊肉味?”
兩兄弟里的哥哥周全,最是和緩的性子,上前勸架:“各人有各人的口味嘛,蓮桂喜歡菌菇香的,寧寧喜歡白水的,都很正常?!?/p>
一德也說:“是啊是啊,我就更喜歡吃辣的!特別香”
這下捅了馬蜂窩,寧寧和蓮桂都看過來:“辣味才不合適呢,笨!”
喬裴聽得不免點頭,暗暗贊同兩個小姑娘對辣味的抨擊。
但轉(zhuǎn)而又有些詫異,問沈荔:“沈掌柜這里,似乎有很多種味道的鍋子?”
沈荔點頭:“也不多,香辣、菌菇、骨湯。若有好羊,也能做白煮的?!?/p>
如今,鍋子并不是什么罕見的東西。
陶鍋石鍋銅鍋鐵鍋,在火候能被控制、油能大量使用之前,就已經(jīng)讓‘燉煮’這種烹飪方式,成為了大慶朝百姓的心頭好。
煮好的湯,再用來燙些菜、下幾根面,就是飽飽足足的一頓飯了。
“我嘗了京城里最有名的幾家,鍋子味道大同小異?!?/p>
沈荔指了指桌上那鍋白水羊肉,“基本都是用白水煮的,再不然,就是肉菜骨湯,能有些姜蔥去去腥味已經(jīng)很講究?!?/p>
“雖說京城里羊肉還好,膻味不大,但味道太單調(diào)也不好?!?/p>
喬裴卻盯著她的手指看。
原來不只是走路姿態(tài)不同,她的手也與常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