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里。
薛云都在有條不紊地清除著東山府內(nèi)部的隱患。
不同于正統(tǒng)官員出身的方融與郭守孝,所作所為都會讓官場上的條條框框所束縛。
反倒是野路子出身的他根本沒有這方面的顧忌。
上到官員,下到大族。
凡是暗中與戎人有過勾結(jié)的,一經(jīng)查實直接抄家問斬。
若是涉及到糧倉府庫貪腐虧空的,輕則罰金免官,重則菜市砍頭。
如此酷烈的手段直接讓薛云在官員大族口中冠上了“儈子手”,“殺人魔王”等稱號。
薛云不在乎他們的評價,但他卻在乎城內(nèi)百姓們的看法。
畢竟這是他未來的大本營,絕對不能出任何亂子。
所以每每要抄家問斬誰誰誰,他都會拉到大庭廣眾之下宣布對方犯下的種種罪行才明正典刑。
本來百姓與官員大族便是天生對立的存在。
當看著一個個官員大族又是勾結(jié)戎人又是貪污虧空,到頭來還有誰會相信他們的說辭?
至于官員殺得太多,導致沒有官員處理政務該如何?
開玩笑。
這個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想當官的!
而東山府里真正懂得辦事的散吏不知有多少。
他們往往有能力,但沒有出身和背景,欠缺的只是一個機會。
當薛云把原來的官僚們掃蕩一空后,自然給了他們這些人上位的機會。
拉一派,打一派。
以身世清白的散吏來取代舊有官僚。
相信這些散吏比薛云都恨不得原來的上司趕緊去死給自己騰位置。
換了是其他地方,薛云這一套肯定玩不轉(zhuǎn)。
問題這里是已經(jīng)淪陷于戎人鐵蹄下的北境,朝廷的影響力都已經(jīng)大大削弱。
何況薛云又沒有造反,明面上的一切命令都是由郭守孝下發(fā)的。
凡是明眼人都清楚,往后薛云才是東山府乃至東山郡說一不二的主。
那么誰值得幫還用想嗎?
哪怕未來有天朝廷派兵收復北境,即便要追究也是追究郭守孝和薛云,關(guān)他們底下人什么事。
隨著東山府的一切都逐漸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