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1
整個大魏朝三品以上大員其實很少,而且能天天上朝的只有京官,京官中像大理寺卿又經(jīng)常有事chu1理,所以即使加上有事的六bu郎中、院外郎和督察員御史,每天早朝的文官大約也就是三四十人而已。
民間話本總ai寫,皇帝上朝時,文官站一邊,武官站一邊,文臣武將一樣多,天天打擂臺,怎么可能呢?
正三品以上的武將,大多是各衛(wèi)所的指揮使,分布全國各地,每天來站崗的武將只有五軍都督府的幾名大佬和京師營的一兩個代表,偶爾有一兩位有事上奏的超品武勛,總的來說,早朝是文官集團的主場,若不涉及軍事,武將大多時候都是在圍觀文人打嘴仗。
當(dāng)然,林方旭這個六品修撰,兼七品中書舍人顯然還沒有跟人打嘴仗的機會,早朝天天上,但每天似乎都有chu1理不完的事,等了快兩個時辰,林方旭才等到皇帝陛xia的召見。
林方旭j去時,建文帝正歪在龍椅上,rou著額tou,等林方旭行了禮后,才疲憊dao:“你說朕要這些個人有何用,一dian小事吵了幾天,到現(xiàn)在都不能給朕定個chu1理辦法!”
沒tou沒尾的,林方旭也不敢胡亂cha嘴,只能老實站在那里,建文帝見他這副樣zi,笑dao:“朕還當(dāng)你是個膽大包天的,怎么當(dāng)起鵪鶉了?”
林方旭恭敬dao:“臣資歷尚淺,比不得諸位閣老bu堂大膽?!?/p>
建文帝gan慨dao:“是啊,一個個確實很大膽也很有本事,連朕有時候都被他們糊nong啊?!?/p>
nei閣初建時,只是皇帝的資政機構(gòu),不是權(quán)力機構(gòu),nei閣大學(xué)士說白了就是皇帝的智nang團,只是后來nei閣職權(quán)漸重,兼guan六bu尚書,到最后不僅有了參政、議政權(quán),還有了決策、行政權(quán),同時還和皇權(quán)相互牽制,互相制約。
所以自以為雄才偉略的皇帝大多都會嫌棄nei閣拖后tui,耽擱了自己的盛世中興,nei閣大學(xué)士又往往覺得皇帝太過好大喜功,并加以勸阻,當(dāng)然有時候qg況也會反過來,但不guan怎么說,林方旭始終認為權(quán)力過于集中并不是一件好事,有所牽制還是要比沒有好很多的。
所以他又裝起了鵪鶉,建文帝也并不需要他說什么,只淡淡dao:“你可知dao,朕為何一直壓著你的殿試文章?”
林方旭斟酌dao:“xia官不知,想必圣上自有安排?!?/p>
林方旭說完后,只見建文帝目lou沉思,片刻后才dao:“確實有些安排,但為時尚早,現(xiàn)在你也不用知dao,朕記得,你曾說過,自己讀書是為了承先祖之志,到時你可不要忘
了才好?!?/p>
林方旭聽后面se慎重而jian定dao:“不敢,先祖之志,萬死也不敢忘?!?/p>
建文帝此時才面se微齊,稍稍滿意dao:“行了,朕這里暫時也沒什么事需要你,你去文淵閣看看,今天的票擬好了沒?好了便給朕送過來。”
林方旭躬shen應(yīng)諾,準備轉(zhuǎn)shen離開時,建文帝又似笑非笑說dao:“以前都是孔閣老送過來的,只是他年紀大了,前些時日又說自己yan睛不好使,所以你就替他代勞吧,想來他會gan激你的?!?/p>
林方旭:“……”,林方旭還能說什么,領(lǐng)導(dǎo)交代的,由通政使司匯總,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先由nei閣學(xué)士負責(zé)草擬chu1理意見,把批閱建議寫在紙上,并貼在各奏疏的對面,j呈皇帝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