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飽滿,粒粒分明的精磨大米,被幫忙的嬸子們淘好。
淘米水也沒舍得丟掉。
第二遍用的淘米水放入翻盆里,等吃完飯后,家里窮的嬸子要拿回家煮粥喝。
這些精米全都是陸星河從供銷社買回來的。
一部分用來做飯,一部分跟村子里的嬸子換了不少糙米。
此時正在空間內(nèi)培養(yǎng),包括玉米種子也是如此。
閑暇的時候,等大米與玉米發(fā)芽,可以種在空間內(nèi)。
這樣他家可以真的不缺糧食了。
前來幫忙的王寡婦帶著小紅梅見晚上可以吃到純正的大米飯。
也從家里拿來幾個不舍得吃的大紅薯。
小紅梅干不了什么活,就在一旁將紅薯洗好,皮都不用削,切成片,鋪在大米的最上面。
村子里的人對這見怪不怪。
這個年代,大米比紅薯貴。
這樣一來,干活的漢子們也敢多盛幾碗大米飯,不用擔(dān)心飯不夠吃了。
這樣做大鍋飯最是簡單,不過想要做好吃也很考驗技術(shù)。
等骨頭熬到軟爛脫骨,陸星河親自操刀。
大白菜,土豆塊,胡蘿卜塊,全都下入鍋內(nèi)。
就連蔥花也十分舍得放。
有油水,舍得用料。
等當(dāng)土豆蘿卜煮爛的時候。
一掀鍋蓋,那味道,簡直是蓋了帽了老北鼻!
還在干活挖地基的漢子們,全都被這骨頭湯香迷糊了。
大家都知道陸星河大方,家里天天都有肉菜吃。
平日里不少人吃完飯,都會溜達到陸星河家附近。
偷偷聞一聞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