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跑到圍欄附近,將頭低下,不顧監(jiān)控攝像頭,直直翻了過去。
雙腳落地,按照約定,快步朝幾十米外,某巷口跑去。
沒一會兒,他就看到吳影的車停在那里。
沒有遲疑,車門打開,上車。
隨即,汽車啟動,消失于夜色。
而這個時候,時間還不到2點半,兩個警員,都還沒發(fā)現(xiàn)異常。
一切,無聲無息。
……
整個作案過程,只留下兩處漏洞。
:三接“委托”
人們總說,人要樂觀,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然而,吳影認為這不對。
唐鎮(zhèn)義以往總是告訴他:“對待人生,應該樂觀。
但對待具體事務,應該悲觀。
凡事,都需要往最壞情況去考慮、去做準備。
如此,才不會犯錯。
同時,當最壞情況出現(xiàn),才能游刃有余、淡然處之”
在唐鎮(zhèn)義教導下,吳影不知不覺,也形成這種意識。
每次狩獵,都會把最壞情況,當做一定會發(fā)生的事實。
在此基礎上,再去謀劃。
因此,狩獵之后,他不會再管后續(xù)。
原因很簡單,最壞的情況,他早就預料到,并做了準備。
無論事情怎么發(fā)展,對他來說,都不會太壞。
所以,對于唐平、金明玉,已經(jīng)意識到線索有誤。
吳影并不知道,也不擔心。
他此刻的心思,都在孟嚴明的調查結果上。
“寧喬山,男,48歲,遠航中介董事長。
老家在山東,如今住在西康”
聞言,吳影頷首:“看來,我們猜測的沒錯。
這個寧喬山,大概率參與了謝云東父母那起詐騙案。
甚至,就是主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