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李淵兄長李湛的后代,也算是宗室,明白李瑄的入關(guān),對大唐帝國來說雪上加霜。
身為敦煌太守,他清楚李瑄在敦煌的影響力,比他這個太守更大。
如果不出意外,河西、隴右其他軍,也會像玉門軍一樣,被李瑄收伏。
屆時二十萬虎狼之師兵臨三秦,朝廷該如何應(yīng)對?
但李瑔腦子轉(zhuǎn)得很快,敦煌作為李瑄入關(guān)后的第一郡,他們投降,應(yīng)當(dāng)很有前途。
一刻鐘后,四門全開。
荔非守瑜和李瑔一起迎接李瑄入城。
“末將荔非守瑜,將全力幫助李帥鏟除楊國忠,斬殺安祿山……”
見李瑄后,荔非守瑜半跪在地,向李瑄行禮。
“于吐蕃戰(zhàn)斗時,將軍勇猛,善騎善射,可惜回紇、吐蕃臣服,使將軍未得大將軍之職,現(xiàn)國家危難,內(nèi)有楊國忠和五楊,外有安祿山渡過黃河,正是將軍建功立業(yè)的好時機?!?/p>
李瑄將荔非守瑜扶起來,拉著他的手動情說道。
“末將一直懷念追隨李帥馳騁雪域高原。國家不復(fù)往昔,正需要您這樣的英雄出現(xiàn)?!?/p>
荔非守瑜不是笨人,能猜透李瑄的目的。
但李瑄姓李,是太宗皇帝的血脈,他相信李瑄使大唐帝國重返盛世。
他也能報答李帥提拔之恩。
“好兒郎!”
李瑄拍了拍荔非守瑜的肩膀,轉(zhuǎn)向旁邊的李瑔:“你是敦煌太守?”
“回天水王,正是下官。昔日天水王變法的時候,下官還只是縣令,但下官是新法的捍衛(wèi)者,盼望著天水王能再度入相,拯救黎民蒼生?!?/p>
李瑔再次向李瑄一禮,緩緩回答道。
“敦煌是好地方,政績有了,能讓百姓滿意,都會身居高位的。不要如盛玉亮一樣,使百姓道路以目。當(dāng)年盛玉亮就是在這城門前,身首異處。”
李瑄語重心長地向李瑔說道,還不忘警告,讓他不要忘記之前的敦煌太守。
敦煌綠洲,如同戈壁灘上的明珠。在天寶年間,敦煌的屯田和糧食收成,除了百姓和邊軍自給自足外,還有一部分能運送到西域、朔方。
這在邊塞是非常罕見的。
另外,敦煌綠洲之內(nèi),黨河兩畔,還有不少果園。
畜牧業(yè)雖比不上武威郡、張掖郡,但也算不錯。
在李瑄的計劃中,敦煌要成為一座大城,連接西域,并發(fā)展手工商貿(m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