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也不必取他縣試、府試考卷,此番院試案首已經(jīng)出來了。”
底下人行禮,“是。”
院試結(jié)果一般都在八月底出來,眼看都到了九月,卻遲遲沒見到報喜的差人,一時間,趙家村的人經(jīng)過趙家的時候都不敢太大聲,生怕觸及了傷心事。
就連顧子升都特意來了一趟趙家村,美其名曰是參觀治下百姓產(chǎn)業(yè),其實只在油廠轉(zhuǎn)了一圈,就找趙豐年去了。
彼時趙豐年正要同趙青青等人一起進山撿野板栗,巧娘派給他的活,趙豐年瞧出她的心思,便依著她出來撿板栗散心,見顧子升找過來,索性拉了他一起,正好體驗民生疾苦。
顧子升哭笑不得,卻也有些好奇,當真跟上了,還被塞了一個竹籃。
“你放心,你撿多少回頭頭都給你帶回去,山貨就吃個新鮮?!?/p>
“我還真沒見過板栗長什么樣,原來這就是板栗,說真的,你就不擔心?”
趙豐年用兩根樹枝夾起一個板栗扔進背簍里,“盡人事聽天命,反正,我就是不考科舉,應該也餓不死?!?/p>
“那倒也是。”
何止是餓不死,他都能帶著整個趙家村的人一起活得很好,也許還不止趙家村,是整個臨縣。
“上回說的組織人手把豐收油運去府城這事,最近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有張通判背書,銷路不愁打不開。”
顧子升點頭,“我也跟張通判通過信,只是最近秋收,臨縣縣衙里的人手只能借調(diào)一兩個,還是要你們自己組織人手才行?!?/p>
“這個無妨,我已經(jīng)有了想法,回頭我把計劃書給你,由縣衙出面,成立運輸隊問題不大?!?/p>
想將豐收油作為臨縣的招牌,豐收油就必須走出臨縣,懷江府還只是
柳村長連酒席都沒吃就趕回了柳河村。
待他走后,柳老頭趕忙問起了讓小尺做領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