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石靜:喜提謝禮。
康熙:朕是催生。
得圣心
平妃雖然是庶母,可按照宮里規(guī)矩,和原來的舊例,皇子們百日內(nèi)不能剃頭,要在守孝期間穿著素凈衣袍,言行肅穆,減少娛樂活動。
宴飲都不被允許,更不要說唱堂會。
“討債的差事太苦了,不是跟人吵架,就是看人哭鬧,每天都有新狀況,我心煩?!北幻髦榻衼韱栐?,大阿哥一上來就訴苦,說得好像他出多大力似的。
據(jù)明珠所知,討債的差事一直是四阿哥領(lǐng)著八阿哥在做,大阿哥每天過去點個卯就走。
人各有所長,大阿哥在軍營里生龍活虎,在兵部很吃得開??傻綉舨?,好似虎落平陽,龍困淺灘,壓根兒施展不開。
于是明珠對大阿哥要求一降再降,從好好辦差,逐漸降低到老老實實待著,不給太子找麻煩。
御史彈劾奏折,被他留中,軍國大事都忙不過來,沒時間看勉強說得過去。
平妃一百天孝期剛過,宮里迎來喜事,劉佳氏生下了五阿哥庶長子。
“快抱進來給我看看!”五阿哥從小養(yǎng)在慈仁宮,太后對五阿哥關(guān)注自然比旁的阿哥多,對劉佳氏這一胎也格外重視。
五阿哥彼時還未成親,依著太后意思,等嫡福晉進門一年之后,再停妾室們避子湯,允許生育。
可宜妃等不得,拿了太子有庶長子說事,硬是停了妾室們湯藥,五阿哥屋里很快傳來好消息。
五阿哥雖然在太后身邊長大,可太后畢竟只是祖母,不是他親額娘。宜妃都不怕以后嫡福晉進門家宅不寧,太后也便丟開手不管了。
宜妃極會做人,生怕太后心里不舒服,孩子才生出來便叫人包了送去慈仁宮給太后瞧。
太后瞧著喜歡,特意叫了石靜來,將孩子遞給她:“人常說阿哥是手拉著手一起來,你抱抱這孩子,沾沾喜氣。”
話里話外都是催生意思。
石靜接過孩子,抱了一會兒,便將孩子還給乳母,對太后說:“才出生的孩子離不開額娘,還是把他抱回劉佳氏身邊吧?!?/p>
太后歡喜歸歡喜,還是更心疼孩子,對宜妃做法流露出一絲不滿:“這么小的孩子就抱出來見風(fēng),實在不妥。若是病了,叫我這心里怎么過得去?!?/p>
從前皇上說宜妃心眼兒小,急功近利,她還覺得有些言過其實,如今看來貼切得很。
等到辦洗三禮時候,太后笑呵呵說讓石靜主持,當(dāng)著四妃面夸她深諳宮規(guī),熟知舊例,辦事妥帖。
就差把平妃喪儀例子舉出來了。
才主持過喪事的人怎么能立刻辦喜事,宜妃心中不悅,卻顧忌著太后,只敢拿眼看惠妃。
上回太子妃奪權(quán)的時候,宜妃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連個屁都沒放,眼睜睜看著她被太后搶白,丟了好大的臉。
回去之后,不知在暗中嘲笑了多久。她是沒事兒干了嗎,在太后明確說讓太子妃操持洗三禮的時候,沖上去觸霉頭。
就連太后搶白她的話,惠妃都自行腦補出來了:“你若是個好的,大福晉沒了那個孩子也快生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