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初步收攏完軍心后,趙德秀就在殿前諸班直的護衛(wèi)下回到了開封城內(nèi)。
在收服兩百府兵之前,深知五代動亂的趙德秀,怎可能就帶著一個呼延贊貿(mào)貿(mào)然去往城外教場。
就算趙德秀放心,從亂世中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趙匡胤也不放心。
趙匡胤聽到呂余慶稟報趙德秀欲借兵開封府的行為后,覺得開封府兵都是廢物的他,直接派張瓊率三百殿前諸班直精騎,護衛(wèi)著趙德秀前往城外。
將趙德秀成功護送回來后,張瓊就回到了皇城中。
一回到皇城中,張瓊就被趙匡胤召到了萬歲殿。
“他可有吝嗇?”
張瓊初至,趙匡胤就忙不迭問道。
察覺到趙匡胤的關(guān)切心思,張瓊一五一十得將他在城外的見聞稟告了出來。
聽完張瓊的稟告后,趙匡胤滿意地點了點頭。
為壯士不惜金銀,方才有為將的氣概。
除去是一位關(guān)愛兒子的父親外,趙匡胤還是一位成熟的帝王。
重新琢磨一遍趙德秀今日的表現(xiàn)后,趙匡胤很快發(fā)現(xiàn)了幾分意外收獲。
“入伍費”后梁時就偶有先例,趙匡胤不在意這一點,他在意的是趙德秀對士卒的死后保障措施。
想到這趙匡胤下意識拿起朱筆,在御案上的一張紙上記下了這想法。
自開國以來,趙匡胤每一日都在思索對禁軍的改革方案。
“以恩收虎狼之心”,是趙匡胤構(gòu)思中的一個核心思想。
見趙德秀的某些舉措與他不謀而合,坐在御座上的趙匡胤喜悅地輕聲自語道:
“釋兵權(quán)一事,未必不能與他共謀之?!?/p>
趙德秀的小翅膀扇了扇,悄然間在某些方面正引起著大宋的改變。
而趙德秀改變的,會僅僅是這一處嗎?
宋建隆元年四月下旬,在大宋朝廷緊鑼密鼓安排出征事宜時,北漢的國都太原內(nèi)城,近來爆發(fā)著多場爭論。
四月中旬時,大宋叛將李筠逮捕監(jiān)軍周光遜,并將周光遜送到太原給北漢皇帝劉鈞,表示臣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