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務繁忙,趙匡胤不能在延德宮中待太久。
在臨走前,趙匡胤又對趙德秀進行了一番囑咐:
“亂世未定,似那二李蠢蠢欲動,你不可只專注于文事,魏仁浦善軍略,這一點你要向他多多請教?!?/p>
“另外朕的拳術(shù)與棍術(shù),你需再好好習練!”
往日在軍中,以勇武著稱的趙匡胤號稱有三絕。
這三絕分別是:長拳,盤龍棍及騎射。
既是自身的絕技,趙德秀作為趙匡胤的長子,趙匡胤自然從小就手把手教導著趙德秀。
教著教著,趙匡胤血壓就容易高。
教導了多年,趙德秀的拳術(shù)與棍術(shù)在趙匡胤眼中,還是那么不堪入目。
聽到趙匡胤的囑咐后,趙德秀心中大感委屈。
公道的說,趙匡胤以自身的標準來要求他,本就是一種不公平。
趙匡胤是五代中有數(shù)的猛將,他的天賦與身體素質(zhì)怎可與趙匡胤相提并論?
再加上趙德秀的確也不太想學拳術(shù)與棍術(shù)。
怕趙匡胤的血壓再度升高,趙德秀找了個理由為自己開解道:
“父皇體魄似龍虎,兒臣豈能跟父皇相比。
兒臣雖愚笨,至少在騎射一術(shù)上從未懈怠過。
來日等德昭與德芳長大后,兒臣定會督促他們二人,分別習練父皇的拳術(shù)與棍術(shù)。”
見趙德秀提起騎射一事,趙匡胤的臉色好了不少。
有一說一,這小子在騎射上的確得了他幾分真?zhèn)鳌?/p>
趙匡胤對趙德秀在武藝一事上要求高,倒不是希望趙德秀以后如他一般要去沖鋒陷陣。
他一方面是不希望自身絕學失傳,一方面是希望趙德秀多加習武鍛煉體魄。
現(xiàn)趙德秀將兩位弟弟推了出來,加上趙德秀保證會繼續(xù)在騎射一事上精研,趙匡胤倒也能勉強接受。
囑咐完后,趙匡胤便起駕離開了延德宮。
待趙匡胤離開后,趙德昭才得以回到趙德秀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