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耳邊震耳欲聾的“萬歲”恭賀聲,趙匡胤的目光,并未在那數(shù)萬面容狂熱的禁軍身上。
他帶著審視的目光,正緊緊盯著趙德秀。
由于趙德秀為他“黃袍加身”的舉動,讓趙匡胤這時看向趙德秀的目光中多出了幾分其他意味。
在原來的計劃中,為自己“黃袍加身”的人應該是個名字不會被記入史書的人,或者說那人可以隨時被舍棄。
因為“黃袍加身”的舉動在今天這場大變中,是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的。
在一場擁立新天子的兵變中,有人做出了一錘定音的舉動,這樣的功勞足可稱為“擁立首功”!
擁立之功就已經是一輩子常人難以企及的功勞,更何況首功呢?
趙匡胤一開始從沒想過,要將這首功交給任何一位心腹,包括他的胞弟趙匡義。
否則在這巨大功勛面前,任何一位心腹將來都可能居功自傲,尾大不掉,這是有志成為帝王的趙匡胤難以接受的事。
可是若是這人是趙德秀呢?
趙德秀生于趙匡胤與發(fā)妻賀氏成親的的故事,對數(shù)萬禁軍下達了的內容。
當初步定下新朝前期的政治綱領后,趙匡胤又接著高喊道:
“王彥升,潘美何在?”
趙匡胤的話音剛落,就有兩員將領挺身而出立在趙匡胤前方。
“臣,敬領命?!?/p>
看著身前的兩員愛將,趙匡胤快速說道:“朕命汝二人率三千精騎先行疾馳回京。
務必要在消息傳回京城前,掌握住京城的城防。
另外代朕,向城內的人宣告朕稱帝的事。”
趙匡胤下達的每一道命令,趙德秀都在認真的聽。
陳橋兵變作為華夏歷史上最著名的兵變之一,其中有太多優(yōu)秀的經驗需要他消化。
當然,只是消化哈
而趙匡胤這時候下達的每道命令,都與歷史上的大差不差,就在趙德秀還在苦心鉆研之際,他耳旁傳來了一道威嚴的呼喚:
“德秀!”
見趙匡胤有喚,趙德秀立刻來到潘美身旁站定。
“兒臣在?!?/p>
趙德秀不知道趙匡胤為何會突然召他,就在趙德秀心中揣度之時,趙匡胤新下的一道命令讓他忍不住與身旁長相俊美的潘美對視了一眼。
“你隨仲詢(潘美)一同回京!”
對視之際,趙德秀見到了潘美正對著他,努力的在擠出一個和善的笑容。
潘美,北宋初年出色的名將之一。
父皇,你是在暗示我什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