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西記得他們青城還有學(xué)校辦燈泡廠的,聽著很能唬人,其實是從燈泡廠拉殘次品過來,擰開燈泡屁股,把燒壞的燈絲換上好的就行。
蔣西她們學(xué)校的學(xué)生,大多是國棉一廠和發(fā)電廠附近幾個廠的工人子弟,校廠里干的活也都是從這些廠里拉來的加工活。
之前蔣西搓過棉線,還搞過棉花加工,也直接去廠里翻過混合料。
今天她們的活是織勞保手套。
校廠有專門織手套的手搖襪機,蔣西會使機子,被分去搖機器。做這種活不費腦子,就是費手,一天下來感覺手都能抽筋。
所以蔣西跟班里同學(xué)分一臺機器,兩個人輪流做,一天下來一臺機器也只能織十來雙。
中午休息的時候,唐貝貝還要問蔣西:“要是毛線廠招你,你去不去?”
蔣西被她問住了,面上露出一絲糾結(jié):“有工作已經(jīng)很好了,我肯定去啊!”
“說的這么勉強,看來是不想去了……”唐貝貝惆悵地說:“要是能找個簡單的活就好了。”
不過這種好事,搶的人才多,哪能輪到她……
她倆是典型的怕吃苦怕累,被別人聽到說不定還要批評她們不熱愛勞動。
蔣西一邊往嘴里送飯,一邊神情嚴(yán)肅的洗腦對方:“我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熱愛勞動……”
念到最后兩個人都有點信了,又干勁滿滿的跑去勞動。
下午放學(xué)前,顧老師來統(tǒng)計班里勞動情況。
蔣西教上自己那份,趕緊跑去隔壁排隊,看看能不能遇到殘次品的勞保手套。
薅羊毛是不可能薅到的,有些炸線或者收尾歪掉的手套倒是可以低價賣給她們。
蔣西遇到都要買幾雙,回頭寄給她爸媽往老家寄東西,一塊寄給她爺奶。鄉(xiāng)下想買一副勞保手套還要攢票,不如她們方便。
這種手套多攢一些拆掉還能打毛衣,蔣西爸就有一件。
勞保手套比毛線便宜,在廠里上班有些重工車間也會發(fā)勞保手套,家里人多買不起毛線,用這織毛衣更合適。有些會織毛衣花樣的,用勞保手套也能織出花樣。
今天沒有多的手套,蔣西只分到一副。
回到家蔣西又迎來一個大驚喜。
“你把錢要回來了?”
蔣西驚喜的接過蔣明川遞來的十塊錢,有些意外道:“怎么是十塊?她不是說醫(yī)藥費是多少就給多少?!?/p>
她跟唐貝貝看病只花了兩塊錢,早上她把票據(jù)一塊給的她爸。
蔣明川嗤笑一聲,臉上露出些不屑:“這就不是她說的算得了。”
他沒說自己是怎么要的錢,只覺得蔣西對這種人還是太講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