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同天節(jié),也就是龐貴負責的主要事項——雖然,他只是掛個名,具體情況一概不知,可不妨礙他照著笏板念得頭頭是道。他一邊聲音飽滿、洋洋自得地念著那些已經(jīng)多次上報的細枝末節(jié),一邊用余光斜乜周圍人的反應(yīng),等到他出完風頭,就像一只饜足的貓掬笑退下,細細品嘗著剛剛那番風采的余味。
沒想到,他還沒來得及伸出舌頭咂摸,司禮就上奏了一件大事。
原來!值此與天同慶的盛日,不遠萬里來垂聆圣教的陋國之君申某,深為本朝的富強文明所傾倒,遂生歸順之心,甘愿獻上黃金十萬,寶馬百匹,美人十名,且謹獻寶劍一把,只為請大連國天子賜下封號,令申國效藩障之勞,修屬臣之儀。恭祝大連國無量圣明皇帝萬歲萬萬歲。申王頓首。
司禮話音剛落,太子便按耐不住臉上喜色,催促道:“快將文書呈給本宮!”司禮忙奉上文書,太子欣賞許久,又令司禮呈上申國所獻黃金寶馬,登時大殿中一片金碧輝煌,群臣紛紛稱贊不已。太子意猶未盡,又令呈上寶劍。司禮奏道:“申王正等候殿外,如蒙殿下允許,他愿親自獻上寶劍,為殿下解說?!?/p>
“哦?那快召申王入殿?!?/p>
“是?!彼径Y忙喊道,“宣申王入殿!”
幾百雙眼睛都望向殿門,清晨朦朧潔白的天光中,一頂鑲著金抹額的黑腦袋浮上了門檻,而后是褐色的布袍,再是一張蓋著金流蘇綢子的長長的托盤。
申王舉著托盤一步步走到太子面前,恭敬地行禮道:“荒國之君申某拜見大連國太子殿下、皇帝陛下。此劍名為石雨,長三尺余,寬三指余,瑩白如玉,削鐵如泥,擲之烈火,其色如故,投之深淵,其身不沉,實為世上不可多得的寶物。聽聞貴國有愛劍之風,特獻上此劍,略表祝賀之意。”
太子哈哈笑道:“申王不遠萬里送來寶劍,本宮深受感動。來人吶,將寶劍呈上來?!?/p>
一宮人接過托盤,快步送至龍椅。太子喜不自禁,掀開綢緞,只見一把長劍躺在軟墊上,劍色瑩瑩如玉,劍首系著一條雪白劍穗,宛如青山覆雪。太子正欲細細賞玩,忽聽國師問:“這劍,申王是從何處得來的?”
申王答:“是一位道人所贈?!?/p>
國師追問:“什么道人?長什么樣?叫什么名字?”他聲音不同尋常,神情亦與平時迥異。申王心中驚異,倍感緊張,立刻答道:“是個上了年紀的老頭,滿頭白發(fā),至于名字,寡人不知?!?/p>
“老頭?”國師冷笑一聲,拿起劍反復(fù)察看,問,“這劍原先系的是不是紅穗?”
申王大異:“國師怎么知道?”
“為何換成白穗?”
“寡人覺得,白色配著更好看些”
“哈!”國師又冷笑一聲,嚇得申王心驚膽戰(zhàn),殿內(nèi)眾臣亦如驚弓之鳥,十分不安,連太子都感到了一絲不對勁,斗膽問:“國師”
國師打斷道:“他怎么會把這劍給你?”
此刻,他的臉色已經(jīng)完全沉了下來。申王害怕道:“這是那個道士的謝禮。他當時得了重病,寡人救了他,作為報答,他就把這把劍送給了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