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你們走這山肯定找不到洞口呀,洞口得從長興村后山走?!边@人是出來找蜂子的。
他養(yǎng)的那些土蜂最近鬧著要搬家,整日巴著蜂箱嗡嗡吵,想把蜂王救出來,部分先鋒兵已經(jīng)不回家了,可能已經(jīng)在外面筑好了巢。
先鋒兵的窩沒找到,撿到了兩個迷路的小瘋子……
江六回想了老半天,老虞頭說了要從長興村的后山進嗎?好像沒說過吧?是他記錯了還是只聽了半頭話?
那人不停的賠禮,讓他們千萬別介意,下次有需要他們做的東西,直接給長興村的人說一聲就是,不用親自上山。
江六這時算是聽出來了,人根本不愿意讓他們進村,摸出懷里自己畫的草圖,直接問他:“那你看看能不能建,我要建一個大窯,兩個小窯,可以建你明日就帶人下山來?!?/p>
每個村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人家不樂意見外人,自己也不需要勉強,只要活兒干的好就成。
這人看了一眼圖,馬上指出了問題:“你這窯對保溫需求很高吧?”
江六不得不佩服他,這圖要是不配上他的解說,真的有點難懂,畫的也很亂,他二哥還以為這是抓鬼符。
“是,我想在不開窯時,通過外層的變化,就能感知到窯內(nèi)的溫度,好適時添火退火,不知有沒有法子可行?”
這個就顯然很難為人了,江余錢作為他哥哥都聽不下去了,苦著臉道:“不大行吧?”
這不和燒火一個理兒?火越大灶膛里就越燙,但你想隔著那么厚的泥,盲目添火控溫,這咋能行哩,那不得變成焦炭。
江六這個要求,讓看圖紙的人也忍不住皺眉,這到底是要燒什么好東西,要求這么高?都能趕上御制品了。
仔細看過后,收下了圖紙,告訴江六:“可以建,但是價錢不會低?!?/p>
只要能建就成,江六問多少錢,這人也說不準,只說明日要和族人看過江家的窯地才知。
建窯也不是想在哪里建都行,土地的shi地和高度都有要求,不然建好了也是一座廢窯。
他們自用的也是大窯,那窯已經(jīng)很多年了,江六的要求,只有讓族里的老人出手,這圖紙其實畫的不錯,外行人看不懂,內(nèi)行人反倒覺得畫的很細致。
下山的時候江余錢腿有點軟,倒不是因為上山下山累的,而是被那么多銀子給嚇得,我的個親娘唉,得把他賣幾十回才能得那么多錢。
他現(xiàn)在跟人學建窯還來得及嗎?這也太賺錢了吧!
江六倒是還好,他早知價錢不會低,不然古鎮(zhèn)方也不會只有兩座大窯。
苦苣菜。
路過長興村,碰見了剛剛給他們指路的村民,江余錢鼻子都氣歪了,想沖上去質問這人,為啥要給他們亂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