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那位客人是沿海過來的,他們家孩子吵著要喝鹿奶,想嘗嘗看清溪鎮(zhèn)的鹿奶有沒有什么獨特之處。
客人愿意用粗粒海鹽付錢,但他給的鹽價太高,也只比鹽棧少一些,郁煒覺得這樁生意不劃算。
最后兩人沒談成,他正后悔著呢,想要不然再讓客人少點兒,哪怕是半文也好。
結果這會兒,有這么大一塊香餑餑從天而降,頓時郁煒就覺得自己是這碼頭最幸運之人。
倒霉蛋兒?
誰啊,不認識。
整整二十斤細粒鹽,郁煒也很有誠意,他愿意出六百八十文收。
江六算了算覺得可行,十三兩又六百文,罐子就不收他錢了,但提出了請求。
“能先帶我去找碼頭的管事兒嗎?負責買地劃地的?!?/p>
他不認識那些人,估計別人看他這窮酸樣也不會搭理他。
郁煒至少還混了個名頭響……
雖然也不是啥好名聲。
郁煒拍著xiong脯,說這事兒包在他身上,叔叔的名頭有時候還是可以借一下的,管事兒的應該也會愿意見他們的吧???
與你無瓜。
江六想買的那塊地就是廢棄小土坡,在碼頭的右側,路口處有零星攤販兒。
碼頭是一條直路通向鎮(zhèn)子北門,在進入碼頭時繼續(xù)直走就是停船點,左右兩側有吃飯的飯館兒、歇腳的茶攤兒。
小攤販還是更喜歡擺在碼頭直路上,這路很寬,不會影響過人過車。
因陽光照射、河面反光,那塊地會一直曬到日落西山,右側中段有同樣廢棄的爛草棚,原是茶水攤。(背對碼頭在右側,面向碼頭在左側)
估計也是因為河面反過來的光太刺眼,現(xiàn)在茶水攤換到了碼頭左側。
倒是江六很喜歡這塊地,給他一種很踏實安全的感覺。
土坡的最右側什么也沒有,坡下面就是河,水流急、有暗礁,因此這邊沒有停船點。
郁煒借了江六的背簍,裝他的竹箱和罐子鹽,報出他叔叔的名字后,有人領著他們,去尋碼頭負責量地的差役頭頭。
土坡現(xiàn)在是處于沒人要的狀態(tài),碼頭擴建一直在往左側走。
如果江六要買,可以便宜點兒賣給他,但不可在碼頭行風月所、賭坊相關類生意。
土坡后段售價為三百兩,中段五百兩,靠近碼頭這段就貴了,最少也要一千兩。
如果買下整片右側土坡,可一千五百兩。
雖然這里直面陽光,但再怎么也是官府劃出的地,怎么著也不會很便宜。
清溪碼頭的建成,炸掉了一座大山,把山林一分為二,從大山中又開了一條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