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石頭上已有兩人恭候多時,一男一女,男的是王振,女的是何晴。
二人自然應(yīng)約而來,乍見一襲紅裙亮相的李謖,不期然對視一眼,眉飛色舞,雙手抱拳,恭聲齊呼道:
“拜見師傅!”
李謖收斂了慌亂的心,面對兩個弟子,頜首笑道:
“好,不錯,你們都有什么境界了,全力一掌向我擊過來!”
“是!”
王振何晴應(yīng)聲而動,各自取自己最擅長、凌厲一掌朝李謖攻來,“彭彭”兩聲過后,李謖巍然不動,臉色如古井不波,接下兩掌,笑道:
“很好,振兒你已有近天道期的修為,何晴也有先天中后期,你倆這幾年還算勤修苦練,來我再傳授你們一道呼吸口訣,以及功法的后半部分!”
“多謝師傅!”
李謖傳授武功向來只傳一半,并非全本,這是武林規(guī)矩!
三年尋師,七年收徒!
兩個弟子,王振心性自不必多說,淳厚善良;何晴亦是率真堅強(qiáng),盡管跟隨李謖身邊時間很少,他倆也真正的感受到李謖對他們的厚愛與無限關(guān)懷;李謖只要呆在蜀山,每日都會嚴(yán)苛的要求兩人學(xué)習(xí)各種東西,不獨(dú)獨(dú)是武功,連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騎射等等,當(dāng)成自己孩子一般培養(yǎng),倆人都與李鑫差不多,少年老成,自然曉得師傅對他們的期許有多高,愛有多深,就連曾經(jīng)吃飯,服侍李謖幾十年的春麗都只能站著,他們能同坐一桌,可見一斑…
李謖沒有什么廢話,直接就針對二人武功缺點(diǎn),加以指點(diǎn),傳授他們整部功法,半盞茶后,二人各有所獲,李謖再是叮囑幾句,復(fù)才問起劍宗內(nèi)部之事,王振恭敬地道:
“師傅,現(xiàn)在掌門由李焱師兄擔(dān)任,倒是韜光隱晦,而且李鑫師兄離開時,還將許多精銳帶走,成立了新紅花會,您的一些舊部都隨他走了,而且天龍殺手、八位神仆也一同離去!”
李謖“哦?”了一聲,陷入深深的沉思當(dāng)中:
“剛才鑫兒在我面前只字不提這些,想來他是自立門戶,難怪不與我同謀發(fā)展,再加上他與李森早就會面,并不信任薩恩克,心存芥蒂,也罷,我就看他能卷起多大的浪來!”
一念忖至,李謖告別了王振、何晴,轉(zhuǎn)而又夜訪李焱,促膝長談一番后,李焱亦是甘愿做蜀山掌門,且說得明白,要守住這一畝三分地,眼見三子各有心思,顯見這就是分家嘛!
李謖作為三人親娘,愛子心切,何不成人之美,不再強(qiáng)求,惟一有些遺憾的是三個兒子,愣是一個沒成親,開枝散葉!在李謖看來,既然活在這個大時代,就順應(yīng)潮流,譬如,她當(dāng)年完全可以偷偷摸摸的混跡江湖,卻乖乖的與春麗回皇宮,正因她知道,中宗不單是個皇帝,更是一個父親,韋后雖然放浪形骸,找了許多男人,卻對其也十分牽掛,人活著不能自私,她并未任性而為,反而是韶華之齡委身下嫁李磐,雖說是報恩,卻也克盡其本分,不但瓜熟蒂落,連生五子,更對落難的李磐極盡幫助,這些都是她之所以活得很累的根本,這倆字就是責(zé)任。
亦因責(zé)任二字,向來脾氣暴躁的李森在親眼目睹李謖與薩恩克偷歡,也能保持默認(rèn),因為他知道李謖所付出了多少…
“振兒,晴兒,你們好好練功,以后要自立自強(qiáng)不息,為師先走一步!”
剛說完,李謖已一個箭步?jīng)_出金頂巨石,縱深跳下濃霧彌漫的峨眉山,身如大鵬展翅,翱翔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