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樂慶等人用運送畜生的方式把劉同等一行流寇往大理寺拖,動靜鬧得大,路上跟著看的百姓也越來越多。
這里頭有全程目睹他們安忠伯府門口事件的百姓,于是很快的事情經(jīng)過大家都知曉了。
不過劉同在府里被元夕逼問的過程他們不知道,只是以為進(jìn)城的流民行燒殺搶掠之事。
沒想到干的第一票就盯上了安忠伯府。
他們好似很倒霉,可是對于百姓來說是好事啊。
要是他們從尋常百姓家開始搶殺,他們這些百姓怎么抵抗?說不準(zhǔn)得死多少人呢。
這是四個紈绔頭一回這般昂首挺胸地來到大理寺,以前都是作為被告來到此處。
灰頭土臉,所有人都用鄙視的眼神兒看他們,承受著竊竊惡語,到時回家還得被老爹揍、跪祠堂。
果不其然,得知他們的來意,再看到被他們拖來的流寇,黃少卿跟林少卿都驚呆了。
圍觀的百姓也少見地開始夸贊起來,真是人不可貌相,男兒一旦長大了懂事了真是不同凡響。
-
安忠伯府已經(jīng)安靜了,剛剛的事就好像沒發(fā)生一樣。
大門口經(jīng)過簡單的灑掃,已經(jīng)恢復(fù)了干凈整潔。
崔氏這會兒才明白元夕回來是因為什么,驚訝過后便是長長的吐了口氣。
“你呀,倒是真能瞞著,回來一下午也不曾跟我透露過一個字。你是不是怕嚇著我這老婆子啊?”
“本來也不是什么大事,三下兩下不就把這些家伙都收拾了?
祖母別憂心了,快回去歇著吧,我爹一會兒就能回來了,后續(xù)有他處理呢?!?/p>
“那這事兒……”崔氏還想問跟元臻山到底有多少關(guān)系。
但元夕不讓她問,真問出來了反而心情不好。
雖說早晚都得知道,但晚知道比早知道要好得多。
與此同時,流民入室劫掠的事兒傳開了。
蕭止衡的馬車從皇城出來與禮部尚書呂照臨碰上了,他特意稍稍停留,神色淡淡夸贊道:“呂尚書的愛子生了一副俠肝義膽,您教子有方?!?/p>
呂照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自己那外派任職的大兒子,之后是在國子學(xué)潛心讀書的二兒子,然后天生的笑面上浮起一個大大的問號。
試探道:“我家那次子有幸與王爺相識?”
“本王說的是呂尚書的小兒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