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等百官感慨。
方陽又道:“陛下若是覺得英國公年紀大,或者英國公不愿,臣這里還有幾個人選,比如肅親王,太子,或者是其他藩王都可以?!?/p>
聞言,英國公頓時頭皮一麻。
什么叫自己不愿。
就方陽這番話。
不管是何原因,只要自己不去。
那便都成了他不愿。
最后不管是誰去了。
都會記恨是他的原因而不是方陽這個出策者。
于是,英國公當即道:“陛下!此番賑災,臣當仁不讓!”
一句話說的慷慨激昂。
但是懂得都懂。
英國公此次不想任此事都不行。
崔皓也是一陣頭皮發(fā)麻。
沒想到這方陽竟是這么大得報復心。
而楚雄也沒在阻攔。
而是道:“既如此,此番便由英國公帶領一萬大軍,十萬雞鴨前往山東,待英國公凱旋,朕定當重賞?!?/p>
“老臣多謝陛下,此番必不負圣恩!”
在英國公的謝恩聲中,此事便定下基調(diào)。
接著便是征調(diào)雞鴨的事宜。
很快所有的事情也都敲定下來。
楚雄也是不由松了一口氣。
雖然西山省,說是沒有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蝗災,但是有些事情不得不防。
兩省都是剛剛經(jīng)歷了旱災。
眼看著就要渡過難關,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了蝗災。
若是處理不好。
只怕會人心大亂,出現(xiàn)叛亂。
屆時外有北蠻,內(nèi)有內(nèi)亂,大楚只怕要有亡國之危。
好在,現(xiàn)在有了方陽的方法。
這也是楚雄愿意一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