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他們從北境逃離,為的就是能吃上飽飯。
身上只帶著幾塊硬得像石頭一樣的干糧,那是用最后一點軍餉在黑市換來的。
沿途一路風餐露宿,馬不停蹄,早就已經餓得虛弱不堪。
有個叫王鐵柱的小兵,在路上餓得實在走不動了,是曹豹背著他走了十幾里地。
他們像一群喪家之犬,白天躲在山林里,夜里才敢趕路,生怕被官府的人發(fā)現。
所以待端上碗筷之后,幾人立刻狼吞虎咽,吃相甚是難看。
看到這一幕,郭峰和狩獵隊的成員都是一臉的不屑。
有個年輕后生甚至嗤笑出聲:“瞧這些餓死鬼投胎的樣兒!”
但他們卻忘了自己當初剛來秦家村的時候,也是同樣的狼狽。郭峰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吃到秦明給的雞腿時,差點把舌頭都吞下去。
而對秦明來說,他前些時候,已經囤積了兩千石的糧食,這些糧食是足夠一百多人吃大半年的。
所以只要這些人愿意來這里,秦明是絕對養(yǎng)得起的。
飯后,秦明又給他們安排了住處。
一排八間的土房,雖然簡陋,但比他們在軍營時住的帳篷強多了。
三個人一間,也算寬敞。最讓這些老兵感動的是,秦明還特意讓村里的婦人給他們每人縫制了一套新衣裳。
眼見里面還有嶄新的席子和被褥,幾個老兵再也按捺不住,眼眶瞬間濕潤起來。
曹豹這個在戰(zhàn)場上斷了三根肋骨都沒掉過淚的漢子,此刻卻像個孩子一樣抽泣著。
他摸著柔軟的棉被,想起北境軍營里那些凍得硬邦邦的草墊子,心里百感交集?!?/p>
……
接下來的幾天,曹豹和他的手下被安排去田間收麥子。
這些新來的邊軍干活相當賣力,而且和秦家村的村民也都很快熟絡起來。
可以看得出來,曹豹這些人是真心想長久地留在這里。
今年黑山州這邊風調雨順,收成還算不錯,將近一千五百畝土地,包括四百七十畝的官田,總共產糧三千二百多石。
一周后,到了大周秋征地期限。
縣衙戶房主事趙明德來到秦家村督糧,和他一起過來的,還有錢典史。
辰時三刻,皂隸鳴鑼開道,趙明德和錢江來到曬谷場,驚起滿地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