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平安一開口就要二十斤棉花。
女掌柜的臉都快笑抽了:“客官的寶鈔是泰和錢莊的?”
東湖鎮(zhèn)有兩大錢莊,其中泰和錢莊實力最強,在大武王朝多數(shù)州郡都能找到分號,兌換現(xiàn)錢極為方便。
“部分現(xiàn)錢,部分寶鈔?!壁w平安回答。
女掌柜一愣,瞥了一眼驢背上掛著的幾個麻袋,看起來裝不了多少貨,出于謹(jǐn)慎,便低聲提醒道:“一斤棉二百紋銀……”
“搶劫啊!”趙平安驚叫。
路上的行人紛紛側(cè)目。
女掌柜臉色一沉:“死小孩小點聲,再把巡役引來,老娘剁了你手腳。”
“虛棉在內(nèi)地一斤也就三兩銀子,你翻六十五倍,不怕天打雷劈啊?”趙平安毫不客氣地懟回去。
在大武王朝,棉花分虛實兩種。
虛棉,一斤僅有八兩重,且摻雜雜質(zhì),比如動物毛發(fā),雖說質(zhì)量不高,但好歹能保暖,是普通人家的首選。
“老娘這里只賣實棉?!?/p>
女掌柜翻了個白眼,又仔細打量了趙平安一眼:“看著還挺周正,以為是哪家公子路過,結(jié)果是個臭乞丐。趕緊走,別把晦氣帶到老娘門前?!?/p>
她一臉嫌棄,揮手轉(zhuǎn)身進了店。
“真棉每斤兩百紋銀,你也活該被雷劈?!壁w平安咒罵了一句。
“要你多嘴。”店里傳來女掌柜陰冷的聲音,“再不滾,老娘把你手腳砍了扔海里喂魚。”
趙平安氣鼓鼓地牽著毛驢離開。
附近還有別的棉花店,門口直接標(biāo)明是“虛棉”并附上價格。
趙平安連看都不看一眼,暗下決心回去后就進山打獵,用動物毛皮自己做保暖衣物。
不多時便來到了東市。
東市是各類小攤販的聚集地,他打算順便買些炒菜用的香料。
剛走進,就發(fā)現(xiàn)有個攤子在賣羊,用籬笆圍著,十幾頭羊擠在一起咩咩叫。
本來他沒打算理會,畢竟山里能遇到野山羊,但他無意間掃了一眼,卻發(fā)現(xiàn)其中有兩頭羊和其他不同,雖然毛色也黑,但細看之下,竟然是綿羊。
趙平安立刻湊近,上手摸了摸,確定無誤。
綿羊的羊毛可是抗寒神器。
這羊,必須買。
他正準(zhǔn)備找攤主說話,就注意到一旁掛著的標(biāo)簽。
標(biāo)簽上寫著:“一頭羊三兩紋銀?!?/p>
趙平安的臉又一次黑了。
按一斤鹽五文折算,相當(dāng)于他前世的四塊錢,那么三兩紋銀就是兩千四百塊。
問題是大武王朝北方三個鄰居,撇開敵對那個不談,另外兩個都是放牧大國,牛羊成群,而且與大武的邊貿(mào)始終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