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說法是關(guān)于一對情侶的愛情傳說。
據(jù)說在修建這條河時,一名女子的情郎被河水沖走,女子在橋上等待了七七四十九天,見等不到情郎歸來,她便一頭躍入河中殉情了。
女子殉情那天正好是七月一日,于是為了紀(jì)念女子忠貞不渝的愛情,很多人便在這天點燈放入河中,意為女子照亮河道,讓她能尋到她的情郎。
久而久之,演變成了情侶的節(jié)日。
人們放燈也不再是為了那名癡情的女子,更多的是為了自己。
成年的情侶會將彼此的名字寫在特制的燈籠上,放入河中,希望他們的愛情像這條河一樣,源遠流長……
酉時。
韓寧換了一身錦袍來到忘憂河的橋頭。
此時夕陽剛剛墜落,橋頭上已經(jīng)擠滿了人,忘憂河的兩岸早已燈火通明。
很多情侶已經(jīng)打著燈籠在游玩了。
這里是約會的密集地,人太多了,好在他只等了一小會,南宮婉兒便來了。
很意外,南宮婉兒竟然穿了一襲紅裙,而且化了淡淡的妝容,少了些青澀,多了些嫵媚,加上一身紅裙,竟有幾分妖艷之態(tài),跟平時的她判若兩人。
小侯爺看著紅裙,猛里想起小胖丫頭的話,不自覺地腦補出里面的粉色。
“看什么?”
“嗐,婉兒姑娘今晚穿得好隆重!”
“你也不錯?!?/p>
南宮婉兒看了他一眼,示意道:“去那邊吧,這里人多?!?/p>
兩人離開橋頭,沿著河岸游覽。
七一節(jié)流傳了數(shù)百年,如今已經(jīng)發(fā)展成了一場盛會。
人一多,自然有商家,除了沿街的商鋪外,還有各種小商小販,賣小首飾的、小玩具的、各種小吃的,應(yīng)有盡有。
但最多的還是賣燈籠。
各種樣式的情侶燈籠,擺滿了河岸。
天色未黑,便已經(jīng)有很多情侶在選購自己心儀的燈籠了。
韓寧陪著南宮婉兒一路閑逛,時不時買點小吃,還隨手給南宮玩兒買了一個小撥浪鼓,以及一條絲巾。
南宮婉兒發(fā)現(xiàn),小侯爺買的都是她愛吃的,而且完美避開了她不愛吃的。
還有,小撥浪鼓是她小時候最喜歡的玩具,絲巾的顏色和花紋也是她最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