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柔雅喝了一小口酒,說道:“大同哥,這個不是我柔雅的功勞,大多數(shù)食材都是玉茹兒和歸沐兒趕來的?!?/p>
顧大同一口喝盡杯中的酒,又問道:嬸嬸,你剛才忙什么去啦”
趙柔雅她喝了一小口酒后說道:“為你顧大場主作協(xié)調(diào)事務(wù)去了?!彼跁覃}場中頗有威望,尤其是曬鹽場的女人們,都很信任她。因此,有時鹽工們糾紛鬧事,顧大同便常常請她去幫忙調(diào)解。今天發(fā)放大米,顧大同也是讓趙柔雅去辦的。
顧大同問道:“又有人鬧事啦”
趙柔雅搖著頭說道:“沒有人鬧事!倒是今天瑤兒捎來的這批大米在滋事。”前面說過,前幾天顧大同到陽城去一趟,在糧行里訂購了一批大米,讓瑤兒今天順車捎來。
顧大同吃驚地問道:“這批大米怎么啦是發(fā)霉的嗎我可是看了樣品才下定銀的。”
戚瑤瑤正在掰一只大龍蝦,聽了趙柔雅的話,連忙把大龍蝦放下,說道:“今天早晨我可是親自驗了貨才讓伙計們裝車的?!?/p>
趙柔雅搖著手說道:“大米沒發(fā)霉,你們都大可放心?!?/p>
顧大同釋然地問道:“那是因為何事呀”
趙柔雅端起酒杯,吟了一小口,說道:“因為鹽工們現(xiàn)在家里的存糧已經(jīng)足夠多了,多得沒地方存放,多得快要生蛀蟲了。”
顧大同聽了,哈哈大笑道:“我顧大同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未曾聽說過有人嫌家里存糧太多,今天倒是第一回!”
趙柔雅說道:“大同哥,你素來很關(guān)心鹽工們的生活,尤其是生怕他的餓肚子。這個柔雅知道,鹽工們也知道,都很感激你。但是,你想過沒有呢在這半年中你隔十多天便統(tǒng)購回一批糧食,量又大,況且這些糧食又不是你白送給他們的,而是扣他們的勞日銀來購買的。俗話說:‘割誰肉誰疼’!他們不鬧事才怪呢。”
顧大同聽了,高興地說道:“柔雅嬸子,你提醒得很及時。明天你就告知大家,統(tǒng)購下批糧食的銀子就不用扣他們的工日銀了。我會動用曬鹽場里的公積金,用于統(tǒng)購糧食?!?/p>
趙柔雅向道:“還要繼續(xù)統(tǒng)購呀”
顧大同說道:“是的。今年各地都出現(xiàn)大旱情,大片的田地顆粒無收。我們陽州的情況雖然好一點(diǎn),但旱情也越來越嚴(yán)重。如此的情況,我們鹽工們家里不多存點(diǎn)糧食怎成呢”
趙柔雅說道:“可是他們已經(jīng)嫌家里存糧太多了。”
顧大同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感嘆地說道:柔雅嬸子,他們糊涂,可我們不能糊涂??!你還記得十八年前中原大地那場大饑荒嗎”
趙柔雅素來很敏感,一提起十八年前的事情,不禁如墜冰窖一般,話也不說,酒也不喝,菜也不吃,只顧低頭流淚。
蕭天劍很懂自己的夫人,馬上放下酒杯,走了過來,扶起趙柔雅,慢慢地走出餐廳,一起回家去了。
這天晚上,在曬鹽場的大伙房的大餐廳里,幾十位曬鹽場的鹽工和幾十位來之戚家鹽店的伙計的歡聚在一起,推杯換盞,猜拳喝酒,那歡聲笑語的氣氛與顧家晚宴的氣氛截然不同。
在席間,蕭歸沐熱心地向戚家鹽店的伙計推銷自己的名牌菜——辣椒炒牛肉。她給每一張餐桌都擺上一盤“辣椒炒牛肉”,然后說道:“戚家鹽店遠(yuǎn)道而來的大哥大嫂、兄弟姐妹,這道‘辣椒炒牛肉’是今晚的壓軸菜,本來是要在最后才上桌的,可想到大家都是美食家,便先讓大家嘗一嘗,看看味道如何,提提意見?!?/p>
一位資深的鹽工用筷子挾起一小片牛肉送入口中,嚼了幾下,說道:“味道確實不錯!”他向同桌的陳仁推薦,“陳大管家嘗一嘗吧,快嘗一嘗……”
老管家陳仁先嘗了一片牛肉后又嘗了一片辣椒,然后對蕭歸沐說道:“蕭姑娘,俺陳仁這些年跟隨戚老板走南闖北,吃過辣椒炒牛肉這道菜有無數(shù)次,總感覺今晚吃的是最好吃的;你炒的辣椒炒牛肉與眾不同,別有一番風(fēng)味!”
蕭歸沐聽了,高興極了,一直重復(fù)地問老管家:“真的嗎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