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半生端起了酒壇,先給封于興倒上了一杯,封于興點點頭,覺得許半生此時此刻還能克制得住不立刻給自己滿上然后繼續(xù)一飲而盡,真算得上是克制力極強了。這倒也符合他的個性,許半生這半年來的表現(xiàn),封于興是看在眼里的,他遠比其他人要沉穩(wěn)的多。
可是,接下來許半生的行為就出乎封于興的意料了,許半生給泛東流和牛凳分別加滿,自己自然也是滿上一杯??傻雇昃屯炅?,并沒有端起酒杯迫不及待的繼續(xù)品嘗,而是看著封于興,道:“封師兄剛才的故事好像還沒講完?!?/p>
“你以前喝過這種酒?”封于興很是好奇。
許半生搖了搖頭,道:“沒有?!?/p>
“這酒不好喝?”
“實乃生平未見之佳釀,入口醇厚齒頰留香?!?/p>
“那你……”封于興搖了搖頭,轉(zhuǎn)臉望向泛東流和牛凳,問道:“你二人第一次喝太白醉的時候如何?”
泛東流與牛凳對視一眼,苦笑著說:“弟子第一次喝到這太白醉,是跟已經(jīng)離開師門的一位師兄,他筑基無望,年歲也高,便決定離開師門回到故鄉(xiāng)落葉歸根。走前將積攢數(shù)十年的靈石全部取出,請我和幾個要好的師兄弟一醉方休。那日所飲太白醉還是兌了一倍的水的,弟子慚愧,第一杯之后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足足喝了四杯,直接醉倒過去?!?/p>
牛凳點點頭道:“我也只喝過那一次,比東流醉得還早。當時那一桌,所有人都是如此,直接醉倒了。好在酒館掌柜早就知道會是如此,他準備了涼水潑面,讓我們又醒了過來,然后我們才勉力控制住自己,可那之后依舊是大醉了三天才恢復(fù)過來?!?/p>
封于興哈哈大笑,覺得這才是正常的狀況,再次望向許半生。
許半生也便解釋說:“我初初淺嘗一口,覺得此酒勁頭頗大,一口便已有些上頭。滿杯喝下去之后,那微醺的感覺倒是消失了。但這也讓我意識到,此酒定然醉人的很,雖然很想立即滿杯再飲,卻還是忍住了心頭的誘惑?!?/p>
封于興點點頭道:“原來如此,這也算是你的性格所致,想當初我初飲此酒,也與東流和凳子一樣,當場便醉倒了?!?/p>
“師兄原來是存了心要暗算于我,僥幸僥幸。”
許半生嘴里說著,可表情上卻絲毫沒有僥幸的模樣。
“剛才說到最初的太白醉,正如半生猜測的那樣,此太白醉非彼太白醉,三十余萬年前,太白醉一經(jīng)出現(xiàn),就被稱之為此酒只應(yīng)仙庭有,凡間難為幾回嘗,多少化神返虛為之趨之若鶩。真正的太白醉,返虛也難連飲三杯,化神更是一杯便醉。當時的前輩們,喝這太白醉,都是要稀釋后再喝的。太白醉當然不止是單純的酒烈香醇,此酒對我等修仙者的修煉,也是有著極大益處的。而現(xiàn)在,你們眼前的這太白醉,不過是虛有其名罷了,其酒力不足真正的太白醉千中之一,釀造方式也與真正的太白醉大相徑庭。只不過是有前輩飲過之后,稱其有太白醉之香,略顯了太白醉之一二。是以,坊市之間也便稱此酒為太白醉了。真正的太白醉,十年一出,蓋因其中所需一種靈果乃是十年一成熟,而太白醉非此果不可。每十年能釀出的太白醉,不過數(shù)百斤而已,豈能在這坊市之中隨意買賣?真正的太白醉,便是返虛,縱其一生,也未必能嘗到一口?!?/p>
三人緩緩點頭,許半生見封于興有唏噓之狀,似乎此生能飲上那么一口真正的太白醉,死也愿意了。
便又問道:“太白醉是誰人釀造?”
“上門太白劍宗,那可是十大上門之一,其釀造出的太白醉,被視為門派瑰寶,即便是達到化神期的前輩,也不一定能嘗上一口。我這輩子,若是能喝上一口……不,哪怕遠遠嗅到少許酒香,也就心滿意得了?!?/p>
許半生點了點頭,心道原來是太白劍宗的特產(chǎn),難怪被冠以太白醉這個名字。
而泛東流卻好似恍然大悟一般,道:“難怪,難怪……”
三人皆望向他。
“我聽說太白劍宗從前叫做一炁劍宗,蓋因其門下弟子所煉劍意皆為一口罡炁,由口中發(fā)出,橫掃八荒。而太白劍宗是后來改過的名字,這恐怕就是因為太白醉的緣故了吧?”
封于興微微頷首道:“正是。”
許半生知道,這背后定然還有些故事,既然太白劍宗是因太白醉而名,那么很可能還是因為一個修仙者的名字里有太白二字,成就了酒名,也才成就了太白劍宗之名。
“我九州世界百余萬年來,好酒之人不知凡幾,可以酒登上仙途證道宇宙的,唯有酒中仙孫太白一人,一生快意至極,當年釀出太白醉之后,竟然引得天降登仙路,那香氣竟然驚動了仙庭,無有天劫卻欲請孫太白飛升仙庭,可孫太白狂放肆意,大醉三天不肯離去。千余年后,才終于飛升而去。為此有人還寫過一幅楹聯(lián)表述此事,叫做仙庭呼來不飛升,自稱吾乃酒中仙。此后,孫太白也成就了酒仙之名?!?/p>
許半生愕然,這句詩,怎么那么像是改自于杜甫《飲中八仙歌》里的那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