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理解梁蔚此時心態(tài)——其背叛得比較晚,從前與他也沒私交,此時定擔(dān)心不被重用。
他接受梁蔚好意,也是給梁蔚一個定心丸——他記得梁蔚的好。
就這樣,梁蔚翻找了一件龍袍給裴今宴穿,但因為明德帝身材中等,而裴今宴又高又壯,龍袍穿不上。
他便干脆將龍袍隨意披在身上,“這樣就行了,走吧?!?/p>
“是?!?/p>
兩人出了宸瑞宮,向金鑾殿而去,行走一路,宮內(nèi)詭異的安靜,到處都看不到人。
壯漢大蟲收回視線,“首領(lǐng),咱們這就成了?”
裴今宴目不斜視,隨意應(yīng)了一聲,“嗯?!?/p>
大蟲吃驚,“我的老天爺??!之前我還以為,得怎么腥風(fēng)血雨呢,就這么成了?我sharen還沒殺夠!”
梁蔚偷眼看向這名為大蟲的粗魯壯漢——沒殺夠?這人是sharen狂魔嗎?安國公這是在哪找這群人?
想著,再看向安國公,又默默收回了剛剛的看法。因為這伙人里,殺氣最重的,就是安國公本人。
他甚至擔(dān)心,一會到金鑾殿,看見哪個官員不服,安國公就直接把那官員打死。
裴今宴語調(diào)平靜,“是因為,昏君不得人心、眾叛親離,自作自受?!薄?/p>
金鑾殿。
文武百官列隊就緒——說是百官,其實也只有寥寥三十幾人。
自從北燕與南燕分開,一些官員隨武王出走,后來又有一些官員叛變,舉家遷出京城,投靠左相。
后期明德帝雖有填補,但一者是領(lǐng)土縮小,用不著太多官位;二者是國庫緊張,供養(yǎng)不起太多官員,所以人數(shù)便沒太增加。
官員周圍,站著穿著盔甲、手持利刃、殺氣騰騰的兵士,這些人也不是北燕兵士,都是怒焰軍。
有個明顯特征——他們頭盔上都有一束紅纓,用絲線和羽毛制成,鮮艷飄逸,好似一團火焰。
而且眾兵士身材健碩、目光如炬、英姿勃勃,帶著一股子盛世之氣。
官員們驚恐地交換眼神,沒人敢說話。
突然,一陣血腥寒氣傳來,眾人齊齊回身去看宮殿門口,卻見一名身披龍袍、滿臉赤紅傷疤的高大男子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