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秦夢蕓,還請指教?!蔽⒁惶釟猓貕羰|輕身上臺,打了個問訊。
“哎呀!這兒可是比武擂臺,不是小姑娘該來的地方。你若真想,待會兒咱們找間上房,再來好好玩玩,這么猴急要干什么呢?”
那人裸著黑亮發(fā)光的胸口,露出了幾綹黑毛,身高膀闊,樣貌是個頗具豪氣的山東大漢,連勝幾場后都沒人上臺,早等得不耐煩了,好不容易看到人躍上臺來,偏是一個纖纖弱質的小道姑,又是貌美如仙,還香汗微沁、嬌喘吁吁的,格外嬌俏,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兒,不由得嘴上輕薄了幾句,連個禮都不回,一只蒲扇般的大手便朝秦夢蕓胸前抓了過來。
給擠得渾身發(fā)熱,雖然不覺得那算什么,但秦夢蕓心頭難免有火,加上這山東大漢一不通名道姓,二不舉手回禮,竟就出手攻人,還一出手就抓女孩子的前胸,惹得秦夢蕓芳心不禁微慍,她身子微微一飄,施出師門迷蹤步法,身影左右微閃,輕而易舉地閃了過去。
那山東大漢只覺眼前一花,秦夢蕓身影忽左忽右,瞬息之間已失去了對手身影,只聽得背心微有風動,正知不妙,想使個金剛墜定住身形,卻哪兒來得及?
只覺背上一陣大力傳來,雙腿登時拿椿不定,身子已咕嘟咕嘟地滾下臺來。
這還是因為秦夢蕓雖恨他言語輕薄、動作下流,卻還留幾分余地,否則以她天資之穎,加上受名師傾囊相授,內(nèi)家真力遠勝這大漢,舉手輕推時若再加幾分內(nèi)力,這大漢早已身負內(nèi)傷了。
旁觀眾人只見眼前一閃,勝負已分,先前八面威風,出手剛猛悍惡,無人是他三十招之敵的山東大漢,才一招便已經(jīng)狼狽不堪地落下臺來,干凈俐落,比之先前比武不知快上了多少倍,不由得喝彩聲四起。
那大漢雖是敗的狼狽不堪,簡直是面子掃地,不過他也算識貨的,只一交手便知自己和那道姑功夫差得太遠,就算自己再上臺去,也只是自討沒趣,加上秦夢蕓纖手合十,對著已下臺的他謙遜了幾句,心頭的火氣不由得消了大半,施禮之后便退了開去。
勝了一場之后,秦夢蕓調(diào)勻呼吸,俏立臺上,準備接受下一回挑戰(zhàn),她知道保鏢這一圈子中的人物,雖說多半不是名門正派出身,武功一般而言并不高明到哪兒去,但風塵之中異人所在多有,難保其中有高手在,加上擂臺上頭已斗了大半天,不知自量之輩多半已給淘汰出局,接下來上臺的人功夫只可能愈來愈高,絕不能有半點閃失。
但也不知是臺上諸人已失去了興趣,還是她方才那一手實在太過漂亮,震懾了在場眾人,竟沒有人接下來上臺的。
想也想象不到會有這情形,俏立臺上的秦夢蕓真不知該怎么辦才好。
這時旁邊擂臺上一個臺主突地出聲,引得閉目斂息的秦夢蕓也轉過了臉去,這才看得清楚,那臺主也是個高壯漢子,一身黃衫,手中持著一條長長的軟鞭,樣貌卻比方才被她打下去那人溫和順眼得多,而坐在中央,正看著比試結果的呂員外,則是五綹長須、看似溫和的漸老先生,不過那眼光卻跟著秦夢蕓身上滴溜溜地亂轉,加上他身后妻妾成群。
秦夢蕓別過臉去,避過呂員外的目光,心中不禁要暗啐一口,顯然這呂員外也是個好色之人,外表雖看不出來,但在秦夢蕓眼中,卻仍能看出修煉內(nèi)功的痕跡,只是癥候怪異,看來不像是名門正派的內(nèi)功路子。
“現(xiàn)在日近西山,已入申時末了,或許不會再有人上臺挑戰(zhàn)了,秦姑娘方才出手,無論招式手法,都是一流高手風范,與其泥著規(guī)矩,硬要等人上臺挑戰(zhàn),湊滿十人之數(shù),還不如就算秦姑娘勝出如何?依在下認為,以秦姑娘身手,要做臺主必能勝任,還請呂員外示下。”
“啊……這……這當然好了,”呂員外站起身來,向四周團團一揖,“今日日已近晚,比試將要結束,如若再沒有人上臺挑戰(zhàn),臺上四位未敗的俠士俠女,便是本擂臺的臺主了。至于這頭領一位嘛……”
“這有什么難的?”另一個臺主,看樣兒比方才被打下臺那山東大漢還粗豪幾分,連聲音都帶著嘶啞,“我們?nèi)龓熜值苤?,以大師兄武功最高,等他和小姑娘斗過之后,便知道誰是頭領了,省事事省嘛!”
看呂員外和眾人沒什么疑問,只見黃衫漢子身形一動,雖說臺間相距近丈,卻是一跨步間已走到了秦夢蕓所在的擂臺上來。
秦夢蕓容色不變,心中卻暗自驚詫,她武功天分極高,雖說限于閱歷不足,但眼光仍是有的,那黃衫漢子的兩個師弟,所用的分別是鎖鏈和九節(jié)鞭,武功顯見以剛猛為主,但眼前此人用的卻是一條軟鞭,武功又在儕輩之上,顯然武功已由剛轉柔,若他真能以軟鞭發(fā)出剛力,那此人實力只怕不弱。
“在下姓趙名嘉,這二位師弟分別是魏增和韓安,請姑娘指教了?!?/p>
“趙少俠請?!?/p>
兩人幾乎是同時出招,都是以快打快,但趙嘉鞭中夾掌,鞭風虎虎中夾帶掌力無聲無息,陰陽皆備,果然威力十足;秦夢蕓出劍卻是柔軟婉轉,頗合道家以柔克剛之義,再配上師門迷蹤步法,身影左右不定,幻的人眼也花了,魏增和韓安對師兄雖是信心十足,但眼見秦夢蕓劍法如此高明、身法如此快捷,兩人手心也不禁捏了把冷汗。
兩人斗了數(shù)招,秦夢蕓雖還未占上風,心已經(jīng)逐漸放了下來,趙嘉雖是鞭法純熟,掌風也陰柔軟折,頗有相輔相成之妙,但陰陽力道卻仍未調(diào)和,在鞭掌配合上,若不是苦功不足,就是新學乍練,限于時日,功夫未成,對她還不至于構成威脅。
看來要學的果然還很多,秦夢蕓才放下心來,戒心一懈,手上登時一軟,趙嘉突地變招,長鞭一轉,環(huán)向秦夢蕓腰際,左手掌化成爪,已疾抓而上,正待扣住秦夢蕓肩頭,秦夢蕓纖腰一轉,急待退時已是不及,加上她身形一轉、纖腰一折,帶著上身向后側微退。
趙嘉緊隨而上,使了招通臂拳的手法,身形未變,前伸的手爪卻似突然間長了半寸,由扣化推,爪風已拂到了秦夢蕓腰上,這一爪幾乎就要抓到她那騰騰玉峰上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