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呀!
也只是宴會。
一切恩怨先暫停吧!
他罕見的與李適之喝一杯。
而李適之的心情更不用多說,他認(rèn)為李瑄將去年對他的思念,帶到今年。
帶到盛大的宴會上。
《水調(diào)歌頭》具體的寓意,由詩人猜測。但毫無疑問,有著對親人的思念。
杜甫從詞上,看到和太白謫仙人一樣的風(fēng)格。
然李瑄的身份,總讓文人帶一些異樣的感覺,就像岑參贊美李瑄的詩歌一樣“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杜子美有沒有機(jī)會見天水王一面呢?”
杜甫感慨一句,然后不舍地抄錄將交給下一位文人。
他已經(jīng)將這首詞記在心里。
“新法實施,我一定要支持七郎?。 ?/p>
王維已經(jīng)半隱半官,但他此刻決定出山,幫助李瑄完成新法。
身為文壇領(lǐng)袖的王維,在政壇上有一定號召力。
他從《水調(diào)歌頭》中,看出一種志在新法的意圖。
他甚至聯(lián)想到李瑄在感嘆跟隨他的“知己”太少。
他有什么理由不去幫助呢?
失敗了,不過是辭官歸隱罷了,正好清閑。
夜宴之上,人們在爭奪一份份《水調(diào)歌頭》。
而真跡在李隆基手中。
這意義非凡的《水調(diào)歌頭》,李隆基是不會還給李瑄的。
他要放在南熏殿內(nèi),閑暇時間,觀賞幾遍。
如果能找到靈感,說不定能在諸多名曲中,填一首類似于《水調(diào)歌頭》的詞。
“圣人,臣請會面諸臣……”
李瑄向李隆基拱手道。
他一直在臺上,感覺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