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國皇宮。
宛國有大臣疑心重,“明德帝向來詭計多端,莫不是……”
宛國皇帝哈哈冷笑,“明德帝怕冷,怎敢冬日出征?”
的確,但凡明德帝有點腦子,都不會真的選在冬日開戰(zhàn)。他必然會在開春后才發(fā)動進攻。
宛國皇帝大手一揮,“趁他們大軍未到,先給個下馬威!”
“皇上三思!”兵部尚書跪伏在地,”如今正值寒冬,風雪肆虐。此時用兵,實非良策!”
“哼!”宛國皇帝一拍龍椅扶手,“北翼小兒,也敢在朕面前耀武揚威!”
“皇上……”兵部尚書著實不想在冬日作戰(zhàn)。
不利北翼,難道就利宛國嗎?
尤其博拉氏王族虎視眈眈。
宛國皇帝怒了,撤掉兵部尚書的職,換上主戰(zhàn)激進派。
那是個文臣,從未帶兵打過仗。
宛國皇帝狂,“朕派個文臣就能把北翼收拾了!先打個勝仗,就能嚇得明德帝龜縮不出!還天子鎮(zhèn)國門!”
殿內(nèi)群臣面面相覷,皆不敢言。
近日宛國皇帝情緒不太穩(wěn),尤其再三確認了兒子死于北翼人之手,更是悲痛不已。
布思是最像他,也最得他心的兒子。
他一直以來的打算,就是讓太子頂在前頭吸引所有注意力,而布思隱在后面布局。
布思的每一個計劃,都深得宛國皇帝的心。
他們要擴張版圖,要奴役他國。
原本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順利,在他國推行福壽膏,然后收買朝堂官員,進而干涉朝堂政務……先搞亂他國,然后一舉吞并。
只要拿下北翼,他就準備廢了太子,扶正布思。
可忽然布思就死了,早先的布局也功虧一簣。
宛國皇帝原本還報著一絲僥幸,認為布思是假死,總會回來的。
因為他的使臣坦魯說,布思早在事發(fā)前幾日就先行離開了北翼,死的人根本不可能是布思。
但這個說法顯然沒有說服力。且當日死在北翼的那幾個宛國人,遺體沒被帶回來。北翼明德帝以奸細的罪名將幾人碎尸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