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戰(zhàn)場上血里來、火里去的時候沒怕過。
此時也不怕。
何況他很清楚,每個人都有這一天的,心里有再多遺憾,生命也不會因此延長。
“華山,先不說我根本治不好,就算能治,我也不會同意?!?/p>
呂青書悵然,虛弱的開口。
“林蔭縣正處在脫貧攻堅的關鍵節(jié)點,有多少吃不上飯的人,馬上能吃飽飯了?我一個老頭,不能在這時候搶占資源?!?/p>
“老師”李華山淚目。
“好了”,呂青書搖搖頭,“最后這段時間,讓我再回學校里站一站,是我的遺愿?!?/p>
“您的身體”李華山擔心,所以欲言又止。
呂青書慈祥地笑了笑,目光有些失去焦距,像是在回想什么,很快他瞳孔聚焦,看向李華山。
“不用擔心我,醫(yī)生剛剛說我可以出院,少做劇烈活動就行?!?/p>
到了呂青書這個年紀,又得了這樣的病,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點什么就吃點什么的,死的時候別留遺憾。
李華山知道這個道理,可就是因此才最難受。
一直以來呂青書都是他的榜樣。
這位出生于上世紀20年代末,親眼見證了山河破敗后,自發(fā)參軍抗擊侵略者的老師,打了幾十年的仗,可謂屢立戰(zhàn)功。
戰(zhàn)爭結束后,他卻不顧名利,回到學校默默當了一名教書先生,直言“發(fā)財不能強國,育人才能強國”,引起極大轟動。
這樣一個傳奇,現(xiàn)在卻半死不活行躺在床上,李華山無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
突然,李華山跪了下去,跪倒在病床前。
“老師,學生慚愧?。 ?/p>
“怎么突然”
呂青書愣住,想扶起李華山,自己卻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他。
“好孩子,起來說話,怎么突然跪下了?”
“老師,我知道您想回學校,您的遺愿我一定幫您完成!只是……”
后半句話,李華山猶猶豫豫地說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