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府邊上——貼塊告示?!?/p>
“名字就叫——‘王府書院祭銀詐撥案’。”
“我讓他知道,賬不在字上?!?/p>
“賬,在死人身上?!?/p>
次日一早,政績司貼出全城第一張“藍榜”。
不是紅底,不是黑字。
是藍布銀筆,寫得一清二楚:
【王府書院祭銀詐撥案】
【案號:親賬·乙二十】
【東藩親王書院于天啟六年至八年間,連續(xù)三次向禮部申請“祭禮宣講補銀”,每次五千至七千不等,合計撥銀兩萬三千六百余兩。
期間,書院未舉行一場公開祭典,未出一人貢生,未錄任何講義實錄。
賬目由書院山長鄭復之親自審核,落款為“實修祭講如律”?!?/p>
最后一行,用銀筆寫著:
【王府書賬,不講書,只講銀?!?/p>
這張藍榜一貼,全京炸了。
比肅親王的軍演賬還狠。
你說軍銀沒花出去,百姓還能信你說是“戰(zhàn)備”。
但你說你祭典沒辦,銀花了兩萬多,這事誰信?
書院旁邊的老百姓直接在門口掛了個紙牌:
【書院不講書,專講吃】
【山長下講臺,先補百姓銀】
杜世清跑進李洵玉屋里,連門都顧不上敲:“大人!書院那邊圍了三百多人,說是要山長出來當場念禮!”
“寧親王府那邊更直接,今早已經(jīng)上折子,說政績司‘污蔑宗親,煽動民憤’!”
“還說要請?zhí)笙轮肌庹儯 ?/p>
李洵玉一邊看卷宗,一邊慢悠悠回了句:“請她下?!?/p>
“她現(xiàn)在要真敢出旨封政績司,那才是自己給我送刀。”
“你記不記得我們現(xiàn)在是什么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