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紀凌塵正式宣布了科舉改革的決定。這個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立刻激起了軒然大波。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楊威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科舉乃是選賢任能之本,豈能隨意更改?”
”楊愛卿,朕改革科舉正是為了更好地選賢任能!”紀凌塵不緊不慢地說道。
”陛下,”刑部侍郎也站出來附和楊威,”自古以來,科舉都是以文為主,這是圣人之制,不可輕易變動!”
”圣人之制?”紀凌塵眼中閃過一絲嘲諷,”那些所謂的圣人制度,把大楚治理成什么樣子了?”
禮部尚書小心地說道:“陛下,增加算學、格物等科目,恐怕讀書人不好接受”
”不好接受?”紀凌塵站起身來,威嚴地掃視著群臣,”那些只會咬文嚼字的書呆子,朕還不稀罕要呢!”
楊威聽了更加激動:“陛下,您這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褻瀆?。≡娫~歌賦、經(jīng)史子集,這些都是我們文化的精髓,怎么能說成是咬文嚼字?”
”朕沒有否定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紀凌塵耐心解釋道,”但時代在變,我們的教育也要跟著變!”
”可是陛下,”戶部侍郎也忍不住說道,”那些算學、格物之類的,都是奇淫巧技,上不得臺面?。 ?/p>
”奇淫巧技?”紀凌塵哈哈大笑,”那朕問你,國家修建水利需要什么?計算工程量需要什么?制造武器需要什么?這些都不需要算學和格物嗎?”
戶部侍郎被問得啞口無言,確實,這些實際工作都離不開計算和技術。
”至于武舉,”紀凌塵繼續(xù)說道,”朕更要大力推行!國家需要武將,需要能征善戰(zhàn)的軍事人才!光有文官怎么保家衛(wèi)國?”
”陛下,”楊威還在頑抗,”武人粗鄙,不懂禮法,如果地位提高了,豈不是要亂了綱常?”
”亂了綱常?”紀凌塵眼中怒火熊熊,”楊威,你說這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那些在邊關浴血奮戰(zhàn)的將士們?沒有他們,你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這里說風涼話嗎?”
這話說得楊威臉色漲紅,但還是不服氣:“陛下,臣不是那個意思”
”你就是那個意思!”紀凌塵毫不留情地打斷了他,”你們這些文官,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武將,看不起工匠,看不起商人!這種腐朽的觀念早就該改了!”
朝堂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紀凌塵的怒火震懾住了。
”朕告訴你們,”紀凌塵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是文官武將,還是工匠商人,只要對國家有用,朕都要重用!”
這種超前的觀念讓在場的大臣們目瞪口呆。在這個等級森嚴的時代,皇帝竟然說出如此”離經(jīng)叛道”的話,實在是震撼人心。
”而且,”紀凌塵繼續(xù)闡述自己的理念,”朕的新科舉要培養(yǎng)的是全才,不是書呆子!既要有文化底蘊,又要有實際能力;既要能夠吟詩作賦,又要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兵部尚書聽了眼前一亮:“陛下英明!這樣的人才確實是國家急需的!”
工部尚書也點頭附和:“是啊,臣在工部這么多年,深知既懂理論又會實踐的人才有多珍貴!”
看到有人支持,紀凌塵心中很是滿意。他繼續(xù)說道:“朕的算學科目,要考查考生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格物科目,要考查他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和理解;武舉則要測試武藝、兵法、以及臨場應變能力!”
慕挽歌此時也在殿外旁聽,聽到紀凌塵的這番話,心中對他的敬佩更加深了。這種教育理念確實比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