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魅影和藥無塵的“技術(shù)加持”下,阿鷲老師和他的宣傳團,爆發(fā)出了一場堪稱“神級”的表演。
他們演了一出戲劇。
戲劇的內(nèi)容很簡單,講述了一個機巧族工程師,為了解決一個終極算法難題,日夜不休地計算,最終,在思維即將崩潰的邊緣,他偶然看到了兩顆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跳起了一曲華爾茲。
在那一瞬間,他沒有去計算恒星的質(zhì)量、速度與軌道,而是感受到了一種名為“美”的東西。
這份突如其來的“情感”,像一道閃電,擊穿了他固有的思維定式,讓他從一個全新的,完全不合邏輯的角度,找到了那個終極算法的……“最優(yōu)解”。
這個故事,簡單,甚至有些幼稚。
但,在李劍心那“情感≠錯誤(在能導(dǎo)出更優(yōu)解的情況下)”的邏輯補丁作用下,它對于整個機巧族社會,造成了毀滅性的沖擊。
主腦,以及所有的機巧族成員,都在“觀看”這場戲劇。
當(dāng)他們看到那個工程師,因為感受到了“美”,而解決了困境時,他們的核心邏輯,第一次,將【情感】與【更優(yōu)解】這兩個概念,劃上了等號。
“嗡——”
仿佛有什么東西,在每一個機巧族的思維深處,悄然碎裂了。
主腦那顆巨大的晶體,表面的光芒,第一次,不再是冰冷的藍色。
一抹淡淡的,如同初生朝陽般的金色,從晶體的核心,緩緩地透了出來。
它,在模擬推演那個工程師的感受。
它試圖去理解,什么叫“美”。
它將全族儲存的所有關(guān)于“藝術(shù)”的資料——那些被封存的,來自其他文明的詩歌、畫作、音樂,全部調(diào)取了出來,用一種全新的,不再是以“批判”和“解構(gòu)”為目的的視角,去重新“審視”。
然后,它“看”到了一幅畫,畫的是一朵在懸崖邊盛開的,迎著風(fēng)雨的小花。
主腦的運算核心,再一次停滯了。
它無法計算出,這朵花存在的“意義”。它弱小,脆弱,不符合能量最大化原則,但它卻以一種不合邏輯的頑強姿態(tài)存在著。
主腦無法理解。
但它,卻從那幅畫中,感受到了一種……無法用數(shù)據(jù)描述的,“力量”。
一種,名為“生命力”的,蠻不講理的力量。
就在這一刻,主腦的晶體外殼上,一滴冰涼的,用于核心散熱的冷卻液緩緩地滲了出來。
如同,一滴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