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答得好,興許能過關(guān)留個印象。
若是答得不好,她以后有再多心思也都沒機會再使出來了。
上一世,她也是在當(dāng)了太后以后才接觸佛法。
不知是不是因為看透了人世百態(tài),見慣了生死離別,才需要佛法來慰藉余生。
她想起上一世的無奈,不由得心有所感。
“臣妾粗陋,只覺得‘破相離執(zhí)’四字,恰似四季輪回?!?/p>
“破我相似春雷驚蟄,破法相如夏雨滌塵,離所得是秋收沉淀,離所懼若冬藏孕育?!?/p>
“而人活一世,亦是一個圓,如何來還如何去。”
“路途上的紛繁雜亂,只要看透,也就惱不著自己了?!?/p>
慕卓寧說完,自己先在心里感嘆了一番。
太后卻一言不發(fā)。
半晌,她才低低說道。
“罷了,陪我做早課吧,耽誤得太久了?!?/p>
慕卓寧聽到太后的吩咐,喜憂參半。
喜是因為自己應(yīng)該過了這關(guān)。
而憂則是因為,她敏銳地察覺,太后似乎有些什么,還沒看破。
這會不會對她的未來有所影響呢?
木魚聲響起,慕卓寧不敢再胡思亂想,拉著二皇子跪下,全心全意念起佛來。
一個時辰的早課,太后雖目不斜視,但其實一直在觀察慕卓寧和二皇子。
結(jié)果是令她欣慰的,這母子二人坐姿端正如初,神態(tài)也淡然自若,確像是誠心受了佛法洗禮。
特別是二皇子,七歲的孩子,正是好動好玩的時候,竟能有如此耐性,真是難得。
“你們今日辛苦了?!?/p>
“寧嬪,哀家喜你那一筆字,”
“你若不嫌煩,以后就每日來幫哀家抄抄經(jīng)吧?!?/p>
慕卓寧沒想到,今日原以為是山窮水盡的境遇,竟然峰回路轉(zhuǎn)。
她投其所好,竟然正中太后下懷,給她得了個抄經(jīng)的差使,豈不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