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化,方便生產(chǎn)安裝!
貼片式,不用大動干戈,成本低廉見效快!
實在是太高明了!
但是……
作為一個專業(yè)的坦克總師,祝宇立刻就想到了第二個致命問題。
復合裝甲再巧妙,那也是在給坦克增重!
59式原本就只有520馬力的老舊發(fā)動機,拖動這三十幾噸的車體已經(jīng)非常吃力,一旦再加上這幾噸重的復合裝甲……
坦克還不成了拖著沉重龜殼在地上爬的烏龜了!
他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對著電話急切問道:
“師老,請等一下!我同意小余的思路在理論上非常完美!”
“但是,加掛這套復合裝甲,少說也要增加數(shù)噸的重量,坦克的機動性就全毀了!光有防護,跑不快也打不了仗??!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他的話像是一盆冷水,瞬間澆醒了會議室里所有人。
是啊,坦克能抗了,卻跑不動了,不也還是活靶子?
電話那頭,師老也被祝宇的提問拉回了現(xiàn)實。
這位材料學泰斗立刻給出了專業(yè)計算。
“沒錯!氧化鋁陶瓷的密度達到了35-39g,這一套加上鋼殼和橡膠,整體重量絕對不容小覷!”
“這會直接導致坦克整體的功重比大幅下降,不但越野機動性大打折扣,甚至會嚴重加劇懸掛系統(tǒng)和發(fā)動機的負荷!”
兩位不同領域,但同樣站在金字塔尖的頂級專家,一內(nèi)一外,用冰冷客觀的專業(yè)術語,指出了這個方案中潛藏的另一個,同樣看起來無解的巨大死穴。
李杰和林向東感覺自己剛剛升起的一點點希望,又被瞬間打入谷底。
趙廠長的臉上更是急得全是汗。
全場的目光,再一次帶著質(zhì)疑、緊張與最后的期待,聚焦在了余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