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長不怕,就怕沒路可走?!笔挶眽艉俸僖恍?,抓了一把花生米,大步往庭院深處去了。
江破虜看著蕭北夢遠(yuǎn)去,輕輕一笑,繼續(xù)喝著酸酸甜甜的桂花酒。
……
蕭北夢身上的傷勢不輕不重,吃了江破虜給的丹藥后,傷勢恢復(fù)明顯,沒用三天,傷勢便好了大半,趕路已經(jīng)沒了多大的問題。
只不過,江破虜沒有催促,讓蕭北夢再休息兩天,然后動身。
蕭北夢也不著急,而且,他的事情也沒有做完,多在桂花村待兩天,最好不過。
來到桂花村的第二天,蕭北夢便讓景豹跑了一趟定北城,買了一段紫光檀木回來。
他要做一個木枕頭,將藍(lán)影劍給裝入其中,木枕頭的形狀和大小要與之前的一模一樣。
景龍擅長木藝,提出要幫蕭北夢。蕭北夢拒絕了,他要親自動手,但讓景龍在一旁指導(dǎo)。
花了三天的時間,圓木枕頭終于做好,里面設(shè)計了一個活動機關(guān),能夠很方便地將藍(lán)影劍取出和存放。
圓木枕頭做好,江破虜便提議動身離開。
蕭北夢懷疑,江破虜就是在等自己將枕頭做好。
一行七人緩緩地行出了桂花村,一輛馬車,六匹馬,一路向南。
李憶廣和景家四兄弟自然是爭著要趕車,但卻被蕭北夢拒絕。
蕭北夢仍舊當(dāng)著車夫,棗紅馬則是卸去了馬鞍,跟在馬車的后面。
李憶廣帶著景家四兄弟護衛(wèi)在馬車的周圍,路途上的其他事情自然被他們給分擔(dān)了下來。
同時,李憶廣和景家四兄弟雖然曾經(jīng)去學(xué)宮當(dāng)過臥底,江破虜對他們卻是沒有異樣的看法,相反,江破虜或許是因為和李憶廣的年齡相對更接近,共同的話題比較多,一路上談得還頗為融洽。
江破虜曾經(jīng)邀請李憶廣一同乘坐馬車,但李憶廣卻是堅決拒絕。
其原因,自然是因為趕車的是蕭北夢。
蕭北夢對李憶廣以大哥相稱,言明自己不在意,但李憶廣卻無論如何也不上馬車。
江破虜與蕭北夢幾次勸說無果后,便也不再勉強。
離開了定北城的地界后,馬車來到了一處狹長的平原之上。
天順皇朝境內(nèi),有大河兩條,一在東,一在西,名字取得很不用心,分別叫東河和西河。
東河流入東疆海域,西河則是由北至南,流入南寒后,再穿過南蠻山的地底暗河,進(jìn)入南蠻百族的地盤。
此處平原乃是堆積平原,原本是西河的河床,西河改道后,便成了如今樣貌。它北接大漠,南抵南寒,從天順西部邊地貫穿而過,兩邊山脈高夾,形如走廊,故而被稱為西河走廊。
西河走廊全長千余里,地勢平坦,最適合策馬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