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道政令頒發(fā)出來只會導向一個結果,即是,沒有一個人解甲歸田。
士卒們對李勣非常感激,好不容易提高待遇,自然不愿意走了。
我拍拍思摩的肩膀,又為他斟了一壺酒。
“我實在待不下去,我受不了了。
”思摩說著說著哽咽起來,抹著眼淚道:“我也不知道世上還有這樣的法子,從前我在草原,只有頡利發(fā)號施令的份兒,底下的人莫敢不從。
倘若我知道還可以這樣,我怎么會不讓大家都過得更好呢?”不說還好,一傾訴起來,思摩越說越難過,哭得連鬢胡子濕噠噠的。
“英國公是良帥,可我也不是惡人。
我只是不懂而已,我不該坐在這樣的位置上。
如今大伙都將他當做主帥,對我睬也不睬,更加沒人拿我當一回事,我還待在定襄城做什么呢?”他自顧自說得激動起來,從懷中掏出虎符丟給我,道:“如今我這個將軍不做也罷,你將它拿到兵部去罷。
我愿意回長安,為圣人戍守皇城。
”思摩儼然已經是個大唐人了,我沒想到一個突厥將軍能夠表達這樣規(guī)整的文法。
我將最外焦里嫩的一塊野豬肉炙夾給他,“將軍,如果你不想留在定襄,可以寫好表文交給下官,下官幫你翻譯妥當后呈交給中書省。
但虎符我不能替你還,你要自己同英國公說。
”“我哪里有顏面面對英國公?”“唐軍以斬獲人頭論功行賞,但不敵者不殺,拋棄同袍伙伴、見死不救者斬立決。
將軍只是不敵而已,不曾拋棄伙伴,英國公會理解你的。
”“見死不救斬立決”是自打晉陽起兵便立下的規(guī)矩,軍規(guī)中白紙黑字寫著這樣的話。
唐軍以“火、隊、營、軍”為作戰(zhàn)單位,士兵如果見到同袍遭受圍困,一定要放下手里的一切——哪怕正在與敵軍拼刺刀,也要去救他。
因此唐軍的戰(zhàn)損較之前朝要好得多,麾下豪英情愿為之拋顱灑血,士卒將帥無論階品守望相助,萬死不辭。
思摩將眼淚抽回去,說:“我聽不懂文言文,麻煩你說得直白一些。
”直白一些就是:“將軍,你瞧。
你實在是十分體貼英國公的,他在前線打仗,你為了不給他添麻煩,自己就回來了。
他是主帥,你是協(xié)軍,你連報告都不打,就為了要他少費一些心思,難道還不算友愛同袍么?”思摩恐怕也沒聽出我陰陽怪氣地排揎他,點點頭,很認同地說道:“正是,我正是這樣想的。
”我以肘拄案,哀戚道:“你的部眾盡數是隨你一同從突厥來的,你放心大膽地將他們全部丟給英國公,教英國公管教他們。
明明你自己才最清楚嘩變的情況,可你卻自顧自地走了,不留下為無辜的人澄清,向有罪的人了解情況,怎么稱不上對英國公的信任呢?”思摩眼神轉了轉,道:“正是,我正是這樣想的。
”我在指尖旋轉酒樽,望著燭火照在富平石凍春里、綠瑩瑩的光暈,嘆道:“使臣三日前寫信給我,他已然到了鐘陽驛。
兩軍交戰(zhàn)不斬來使,倘若使臣出了半點岔子,或是病死在路上,或是教劫匪殺了,英國公可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