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氣里硬扛,不多時,眉頭上就已經(jīng)掛上了冰霜,每呼吸一下空氣,都感覺像吸入碎冰碴,心口有鈍鈍的痛感襲來。
他小心翼翼地活動著四肢百骸,不至于凍死,也不會驚嚇到水里的魚。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就在他的身體已經(jīng)凍得打起了寒顫,肢體也有些麻木了時,總算是看到了一條大魚的影子。
他目光灼熱的盯著目標,深怕一不小心就將其驚退。
手中的三角叉,早已經(jīng)被他打磨得尖銳發(fā)亮。
就在那魚一個魚擺尾,轉(zhuǎn)身就要往河中游去的一剎那,他終于動了。
帶著全身的力氣,以一腔孤勇,狠狠扎過去。
三角叉沒插到魚,但將魚驅(qū)趕到了掛子上,被那魚鉤死死地勾住,劈哩啪啦的掙扎著,將水花濺得到處都是。
林海心里一喜,猛然將掛子拽出來,再重重地摔到岸上。
是一只鰲花,其體型側(cè)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突出……主要是性情兇猛,有牙齒會撕咬。
但肉質(zhì)鮮美,脂肪豐富,屬于魚中上品。
放到后世,這玩意兒窮人想吃都吃不起,畢竟野生環(huán)境下的鰲花,還是挺珍貴的,一向是富人的盤中珍饈。
鰲花只來得及煽動幾下魚尾巴,就已經(jīng)一動不動,成為了林海的掌中物。
第一次就成功,給了他極大的鼓舞。
目測這條魚足有二三十斤重,足夠一家四口人吃上三四天的。
但還不夠,家里用錢的地方還很多。
看了一下天色,他決定再多弄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將魚放在背簍里,扯了一些岸邊的枯草覆蓋。
然后不怕冷地繼續(xù)蹲守著。
就在這時,身后傳來窸窣的踩雪聲,咯吱咯吱……有人來了。
如果是村子里面的人,倒還好。
大家伙兒還是挺講道義的,最多,就是林海吃魚肉的時候,分一碗給對方,也算是見者有份,不會出手強搶。
但如果是外村的人,那可就難說了。
在這個人人都吃不飽的年代,為了一點物資強取豪奪,甚至弄出人命,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他手腳并用,飛快地將背簍藏進了雪堆里。
等到清理完痕跡,回頭一看。
好消息,對方真是村子里面的人,叫蔡二狗。
壞消息,對方是隔壁鄰居,和李巧云通奸的就是此人。